餐饮新纪元,用有趣故事解读餐饮与美食,分享美食人生。

导读

进入6月,全国各地的桃子迎来了丰收季节,如今桃子开始大量上市了,虽然桃子供给充足,但销量却一直不太理想。

大伯家里今年种植了10亩桃子,原本期望能够在端午节之前销售一空,但是如今却碰到了一个难题,桃子销量遇冷,如今只卖了两亩地的桃子出去,还剩下八亩无人问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要是放在往年的话,到端午节之前,这些桃子就会被采购商预订出去,而今年的情况却变得更加低迷了。

6月桃子大量上市,为啥买的人却很少?大伯这位老果农直言道:“导致这种局面的出现,4个原因残酷又现实!”

1. 种植面积过度扩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伯是我们乡第一个大规模种植桃子的人,很多人看到大伯种桃子赚到钱了,于是也跟着大伯的步伐,开始大批量种植桃子。

甚至别的乡镇听说后也都将目光投向了种植桃子,他们希望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来获得更多收益,然而,这种思路到头来反而适得其反。

数据显示,我国桃子种植面积在2018年就已经超过了800万亩,到2022年更是增加到了900万亩。这意味着,短短几年时间内,桃子种植面积就增加了近13%。

"大家都这么干,我也得跟上,不然别人赚钱,我反而得赔本。"大伯坦言,在周围的农民纷纷扩大种植规模时,他也不得不效仿,最终大伯家桃子的种植面积从3亩变成了10亩。

没想到今年桃子供给已经远远超出了市场需求,这就造成了明显的供大于求局面,桃子市场行情便突然遇冷了。

2. 桃子吃起来比较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种植规模扩张导致供给过剩,桃子本身的特性也成为了阻碍销量的一大因素。

首先,桃子吃起来比较麻烦。不同于苹果、香蕉等水果,桃子需要仔细地剥皮、去核,这无疑增加了消费者的操作难度,特别是对于一些懒惰的年轻人来说,这无疑会降低他们购买桃子的欲望。

其次,桃子表面覆盖着软毛,这也让很多人觉得麻烦,朋友表示:"我刚开始吃桃子的时候,总是忘记先用水冲洗,结果手上全是桃毛,很难受。"

3. 人们消费更谨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供需失衡和产品特性因素,当前的宏观经济环境也对桃子销量产生了很大影响。

受到经济下行等因素的影响下,很多消费者的购买力和消费意愿都有所下降,朋友表示:“以前只要看到便宜的桃子,我都会买好几斤;但现在即便价格便宜,我也会三思而后行。"

4. 平替水果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随着消费升级,不少消费者开始偏好一些营养更加丰富、口感更佳的水果,例如进口水果车厘子,榴莲,奇异果,牛油果,山竹等等。

这些水果不仅颜值高、营养价值丰富,而且口感更加细腻清新,相比之下,即便价格相对便宜,但口感偏粗糙的桃子反而很难吸引消费者。

再加上今年水果市场行情比较低迷,不管是榴莲,车厘子,还是普通的西瓜草莓都在降价,在众多平替水果的冲击下,桃子的销路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