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美?为什么我们认为孔雀的羽毛很美?为什么一条彩虹是美的?是文化还是基因决定了我们对美的判断?为什么我们总从异性身上寻找美?世界顶尖的动物行为学家瑞安从神经科学和进化论的角度给出令人惊讶的答案。

随着电影《封神》的热映,里面“质子团”阳刚硬汉的男性形象、满屏的胸肌,也为内娱注入一股强烈的男性荷尔蒙气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封神剧照

《封神》从一开始的不被看好,到最后实现票房翻盘,电影中的大肌肉男演员们确实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毕竟有句话说得好,肌肉是男人最好的“医美”。而据相关数据统计,在与《封神》相关话题的讨论上,女性(65.27%)占比超过半数。

有人说,《封神》质子团的出现,开启了内娱审美的新大门,让人们真正认识到了什么是手持利剑长弓、奋勇杀敌、智勇双全的“鲜衣怒马少年郎”。

实际上,无论是之前的男团偶像经济也好,还是现在的肌肉猛男拉动票房也罢,并非他们的出现改变了女性的审美。恰恰相反,其实是因为女性对男性审美趋势的改变,引导了男性形象从当初的白幼瘦,到现在肌肉猛男的“进化”。

正如美国得州大学克拉克·哈布斯动物学教授、巴拿马史密森尼热带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迈克尔·瑞安(MichaelJ.Ryan)在他的《性与美:颜值的进化史》一书中所提到的:“人在好些方面都会被诱饵勾起一些变化,这已经是众所周知的了。”

简而言之就是,“你爱看什么样的,我就‘进化’成什么样的”。

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因为女性审美偏好的改变,许多品牌们开始前赴后继地扎进“猛男营销”里。

从去年3月份开始,惯于在广告上打“擦边球”的椰树品牌为了迎合新的女性审美潮流,推出了“猛男直播间”,安排了清一色身高180以上的肌肉猛男在直播间跳操带货,话题热度居高不下,书亦烧仙草、望山楂、瑞幸也都紧随其后,利用各种肌肉帅哥打起广告,备受好评。

为什么说女性的审美偏好会影响男性的颜值“进化”?原因很简单——有利可图。

对于上文提到的那些商家来说,积极迎合当下的女性审美偏好,能够获得更多的商业利益;而对于男性本身而言,则是能够获得一种优先“择偶权”和“繁衍权”。

毕竟,如果单论颜值的话,同时面对肌肉帅哥和油腻肥男,正常女性会怎么选择?答案一目了然。

不单单人类如此,放眼整个自然界,概莫如是。

自然界中,我们常常可以观察到,雄性动物往往比雌性动物拥有更漂亮的外表。比如雄鸳鸯的羽毛绚丽多彩,而雌鸳鸯则灰不溜秋的像只丑小鸭;公狮鬃毛浓密,母狮相对普通。

迈克尔·瑞安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性审美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公孔雀开屏求偶时,会将尾部200根左右的漂亮尾羽展开成180°的扇形,色彩斑斓绚丽,不仅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而且晃动时还会嗡嗡作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漂亮的景象,其实都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性和繁衍后代而进化来的——雌孔雀拥有选择它们交配对象的权力,所以雄孔雀进化成性感之美,让自己在交配市场中更好地竞争。

它们追求这样的美,并愿意付出代价。

夜空下的萤火虫会在草地上滑行时闪闪发光,却更容易被我们发现;蟋蟀能在仲夏夜里嚯嚯地叫上几个小时,想被我们忽略都难;珊瑚鱼的鲜艳颜色永远吸引着我们的目光;金丝雀已经用歌声吸引配偶上千年,甚至吸引人类也有几百年之久了;而爱尔兰麋鹿由于顶着近40千克的鹿角,所以需要从食物中摄取极高的钙量,而这最终可能导致这个物种的灭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已经灭绝的爱尔兰麋鹿

除了常见的动物之外,《性与美》这本书中,还记载了其他罕见又有趣的动物。作为一本优秀的科普作品,在《性与美》一书中,瑞安借助先进的神经科学与进化生物学手段,以及对巴拿马丛林深处的小型南美泡蟾的重要研究,探讨了几个关键的问题:

为什么动物认为某些特征是美的,而另一些则不是?

动物是否拥有与生俱来的对性的审美?

如果有,它的根源又在哪里?

瑞安在一系列动物身上进行了一次深入和具有启发性的大脑功能探讨,重点关注三种感官:视觉、听觉和嗅觉。

而在每一个案例中,他都用普通读者易于理解的诙谐语言,阐述了最先进的研究结论。其中一些是他自己实验室的,所以他还详细地描述了实验设计的性质,以及在讨论未知事物并获得新发现时,那种令读者非常共情的兴奋感,读起来一点也不枯燥。

瑞安通过研究发现,上述问题的答案在于大脑——尤其是雌性的大脑中,她们才是生物演化这部木偶戏的幕后演员,引导着雄性进化出了美的特征。

这种关于性之美如何进化的理论,解释了动物世界里惊人的多样性,并为人类对美的感知与其他动物的相似程度提供了新的见解。

本期荐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性与美:颜值的进化史》

【美】迈克尔·瑞安 著

余湉 译

转载自:第一推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