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尚珺,一个被称为“高考钉子户”的现象级复读生,6月9日在广西防城港结束了第16次高考,接受了新黄河记者采访,回应了网友关心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少网友热议唐尚珺复读的原因,认为唐尚珺不该复读这么多次。

有人说,毕业了都40了,哪家公司会要40岁的应届生,公务员事业单位年龄受限,私企更残酷,35都难。

有人说,23年他录取后我就说他还会复读,果不其然,我感觉25年应该还能看见他高考,因为复读已经成为他的日常,他现在去读大学真心适应不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尚珺一共参加了16次高考,有多次被名校录取:中国政法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5次高考,考得最好那次是中国政法大学,因为当年父亲被诊断出肺癌,为了挣钱给父亲治病,接收民办高中的复读奖励,放弃了机会。第二次是上海交大,因为专业不是自己想要的,又放弃了机会。2023年,唐尚珺想上岸了,高考志愿被华中师大退档,又纠结补录专业不好,最后又选择复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唐尚珺的15次高考后选择复读的情况看,除了第一次为了救父亲,情有可原之外,此后的多次复读,源于什么?唐尚珺解释是源于对清北的执念,也有网友认为是他把复读当成了事业,靠复读挣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唐尚珺个人很明确地表示了自己复读的动机。初中开始身体不好,虽然努力学习,但影响了第一次高考成绩,心有不甘。此后反复复读,一是家庭经济不好,二是主要是自己认知有局限,认为自己要从大山走出,只有参加高考,考上好大学一条路。自己在高中反复“循环”,浪费了时间,不能保证下一次比这一次考得好,所以“我也不希望大家学我反复复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尽管如此,当记者询问唐尚珺,今年会去读大学吗?唐尚珺回答,今年如果不是考得很好的话,真的不敢保证。

唐尚珺对后面的规划是,分数出来后,填报好志愿,争取早日回馈家庭。大学毕业以后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希望能利用备考的经验,帮助很多人少走一些弯路,对社会作出贡献。网友想到的可能的规划,看来唐尚珺听进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人结语

唐尚珺的故事虽然曲折,但他的坚持和勇气却值得我们敬佩。他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无论面临多大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和决心,就一定能够走出困境,实现自己的梦想。

当然,这种坚持和勇气,源自其认知局限。有时候,教育人在想,一个人的见识很重要,除了书本知识,了解更多的高考高校信心,专业方面的信息,放下执拗的性格缺陷,唐尚珺或不会走这一条艰难的反复复读的路,而且,还在坚持如果考得不好,真不敢保证自己去上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育的意义是什么?是帮助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开拓视野,增长见识,修正性格缺陷,让人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对社会有益的人。从这个意义上看,唐尚珺是这十几年来教育制度之下的晚熟者,让人叹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祝愿唐尚珺能够考出好成绩,实现大学梦。我们也希望他能够珍惜未来的大学生活,努力学习,实现自己的价值,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你认为唐尚珺今年还会复读吗?欢迎留言讨论。

(图源网络,图文不相关,侵联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