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早,被一名博主的帖子感动叹息。博主描述,弟弟去世了20天,我高考完才知道,才3岁,心痛到快疯掉了。不知道怎么安慰妈妈,怎么走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母亲非常理智。高考是现行制度下,最公平,最能改变人生的路。如果真的高考前告诉她,不会化解全家悲伤情绪,只会影响到姐姐的情绪,姐姐不能静下心备考。如果高考考砸了,将会面对复读的压力、更多的不确定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是一位坚强的母亲,在3岁小儿子离世后20天,强压下万分悲痛,不露破绽,瞒着家里的大女儿,因为大女儿要参加高考,那是决定前途和命运的关键时刻。这需要多么强大的内心啊!母爱的伟大,莫过于如此。

中国的父母就是如此,什么苦什么痛都情愿自己吞下,不求回报,只愿孩子过得好。在他们的价值观里,活人比死人重要,孩子考得顺利比父母承受痛苦重要!

这个痛苦的抉择,让人震撼,同时又思考很多东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读者》杂志曾经刊载了一篇文章,讲了一个类似的故事,有这样一句话,让人印象深刻——如果孩子为了高考,放弃陪伴在母亲抢救室外的机会,那么孩子无罪,教育必将有毒。

教育就是教给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人性善良。学生为了高考,放弃作为孩子的朴素感情和应尽义务,尽管可能高考成功,但做人是失败的,会留下终身遗憾。

2023年高考前,深圳有位妈妈病危,可能撑不过儿子高考。亲属想让孩子到医院和妈妈见一次面,又很纠结,担心影响到孩子的高考。

医生说:高考也可以明年再考,如果孩子错过见妈妈的最后一面,很可能会一辈子走不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医者仁心,他们见惯了生离死别,在人性方面,比我们现在的教育看得更通透,更深刻。

我们一直在倡导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但高考仍是选拔人才的重要关口,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未来。这种以分数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容易让教育陷入对高考对分数的过度追求,忽视了学生的价值观、情感、人性善的培养。

高考只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阶段,它不能完全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在追求个人梦想的同时,我们也需要关注家庭的幸福和个人的全面发展。如果因为高考而忽视了家庭的重要性,即使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无法弥补内心的遗憾和愧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是天才级别的考生,很难在高考中拿下1科的满分;人生这个考场,又有多少人能拿到及格分?

又有什么办法呢?只有靠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珍惜亲情友情,让人得到全面的发展,才能在做人做事方面尽量不留遗憾。

而这,又需要我们的教育反思,改进,真正实施促进人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

教育很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怎么看待这件事?欢迎留言讨论。

(图源网络,图文不相关,侵联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