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汉书 孝献帝纪》:秋七月甲子,车驾至洛阳,幸故中常侍赵忠宅。丁丑,郊祀上帝,大赦天下。己卯,谒太庙。八月辛丑,幸南宫杨安殿。癸卯,安国将军张杨为大司马,韩暹为将军,杨奉为车骑将军。是时,宫室烧尽,百官披荆棘,依墙壁闲。州郡各拥强兵,而委输不至,群僚饥乏,尚书郎以下自出采稆,或饥死墙壁闲,或为兵士所杀。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七月初一,汉献帝的车驾到达洛阳,暂住在已故的中常侍赵忠住宅里,十四日,郊祀上天,大赦天下。十六日,参谒太庙。

八月初十,汉献帝任命安国将军张杨为大司马、韩暹为大将军、杨奉为车骑将军。

这时,宫室烧尽,百官斩除荆棘,靠墙壁间生活。州郡各拥有强兵,粮物没有运送供给,众多官员饥乏,尚书郎以下,自己外出采取自生的禾类充饥,有的饿死在墙壁间,有的被兵士所杀

刘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献帝到达洛阳后,待了一个月,就没饭吃了,朝廷百官自尚书郎以下都要自己外出寻找食物,找不到吃的就饿死在墙壁间,也有被兵士杀死的人。

汉献帝都这个惨状了,但凡有条活路,他也不会选择跟着曹操到许都去啊。

《后汉书 董卓传》:于是尽徙洛阳人数百万口于长安,步骑驱蹙,更相蹈藉,饥饿寇掠,积尸盈路。卓自屯留毕圭苑中,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无复孑遗。又使吕布发诸帝陵,及公卿已下冢墓,收其珍宝。

公元190年,董卓强行从洛阳迁都长安,于是把洛阳数百万人都迁往长安,步骑兵一路驱赶逼迫,互相践踏,又遭饥饿掠夺,路上堆满了尸体。

皇帝都要饿肚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董卓自己驻留在毕圭苑中,把周围宫庙官署民宅全部烧毁,洛阳二百里以内再无人烟。又派吕布挖开各皇帝陵墓,以及公卿以下百官的坟茔,搜罗其中的珍宝。

当汉献帝再次回到洛阳时,时隔6年,此时的洛阳仍然是一片残破,荒无人烟。

如果洛阳周边还有百姓生活,并且愿意接受汉献帝的话,也许汉献帝还能通过收点税挺过困难期,至于组建军队这种事,是想也不敢想。

组建军队,一要有人口,二要有财力。

脱离李傕、郭汜控制的汉献帝,犹如流浪汉一样,连顿饱饭都吃不上,要知道汉献帝可不是一个人,他身边有一大群的朝廷百官和士兵。

汉献帝像游浪一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汉献帝能够活着进入洛阳,那是因为河内太守张杨献米,河东太守王邑献上布帛。

《后汉书 董卓列传》:百官饥饿,河内太守张杨使数千人负米贡饷。帝乃御牛车,因都安邑。河东太守王邑奉献绵帛,悉赋公卿以下。

汉献帝流亡到河东时,百官饥饿,河内太守张杨派数千人背着米进贡给汉献帝,汉献帝于是坐着牛车,居住在安邑县,河东太守王邑献上布帛,都给予公卿以下百官。

汉献帝刘协一路靠救济才勉强到达洛阳,到洛阳后一个月,又没吃的了,如果没有人救济,汉献帝及百官又要饿死了,你说皇帝拿什么招兵买马、东征西讨,此时的汉献帝能活下来就不容易了。

《后汉书 董卓列传》:是时,谷一斛五十万,豆麦二十万,人相食啖,白骨委积,臭秽满路。

当时谷米一斛五十万钱,豆麦二十万,人吃人,白骨堆积,污秽满路。

这是当时长安的情况,米价和豆麦等粮食价格卖到了天价,甚至出现人吃人的情况,路边堆满了白骨,这种动乱之下,最重要的是有吃的,才能活下来。

汉献帝连自己都养不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整个天下,朝廷已经失去了控制地方的能力,地方上的赋税已经不上交给朝廷了,某些地方官愿意就救济一下皇帝,不愿意就不会进贡物品给皇帝,让皇帝自生自灭。

朝廷已经失去了赋税来源,吃的东西都没有,也就没有稳定的生活,基本的生存都不能保障,谈何组建军队。

当然了,汉献帝也并非完全没办法,他至少是汉朝唯一合法的皇帝,他是汉灵帝在世唯一的儿子,汉献帝可以学他父亲汉灵帝一样,卖官鬻爵,把朝廷的官职全部明码标价,卖给有钱的富户和地主,筹集钱财、粮食先活下去。

然后再想法组建自己的军队,但这种可能性几乎没有,汉献帝周边的诸侯,比如曹操和袁绍,不会容忍皇帝自己组建军队的,会趁早把皇帝抢到自己的地盘上当傀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