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通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在2023年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执法大练兵活动中表现突出,连续3年获市县级表现突出集体荣誉。

南通市生态环境综合行政执法局紧紧围绕加强执法队伍建设这一核心目标,将大练兵活动作为提升执法队伍综合能力素质的重要抓手,统筹谋划、靶向发力,不断夯实规范化、科技化执法能力水平。

坚持制度为纲,打好强基提能“组合拳”

一是强化体系建设。印发《南通市生态环境执法一体化建设实施方案》,加强对全市生态环境执法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实施生态环境执法“341”效能提升计划,以“五统五化”为抓手,逐步形成统一领导、整体优化、战训耦合、一体履职、高效协同的一体化生态环境执法新格局。二是强化科技赋能。出台《进一步加快提升非现场监管执法工作效能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非现场监管执法工作的通知》等文件,推行非现场标准执法6步法,通过“全时段+大范围+精准化”开展非现场执法,非现场监管案件占总案件比例全省第一。三是强化执法监督。印发《2023年南通市生态环境执法稽查方案》,对各地执法工作开展年度稽查,发现各类问题113个。面向县市区开展案卷评查专题培训9场,抽查案卷500份,在全省执法案卷评查中,南通案卷质量得分排名全省第一。制订《南通市生态环境系统执法证件持证人员规范着装十条要求》,每周通过视频远程连线督查现场执法情况,确保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坚持育才为基,建设治污攻坚“先锋队”

一是唱响学训主旋律。构建教、学、练、战一体化培训体系,2023年共开展五期全市执法人员培训班,先后安排行政案件庭审现场观摩、纺织行业现场教学等课程,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开展两期自动监控“实战教学式”检查,覆盖16个执法分局,140余人次,专项培养自动监控执法能手30余名。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姿态,在2024年开年第一个工作日开展全市执法系统“新春第一训”,激励全市上下凝心聚力、锐意进取、永不懈怠。二是激发实训源动力。在执法比武竞赛中,通过模拟企业现场,将废水、废气自动监测设备搬进赛场,让执法人员“走进”企业生产车间,真正检验执法人员实战能力。制订《南通市大气环境执法实战比武竞赛方案》,开展9轮大气环境执法实战比武,分批发布典型案例、帮扶举措和执法之星,实战比武成绩纳入全市执法大练兵考核。全市共出动117名执法骨干,检查453个点位,推动整改一般环境问题1176个,环境违法问题123个。2023年查处大案要案33起。三是联合比武促提升。充分发挥技能竞赛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中的重要作用,着力锻造一支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高素质专业化生态环境执法队伍,连续七年联合组织、机关工委、人社、总工会等部门开展技能竞赛活动,市级统筹,地区参与,实现上下联通提升,横向协同发展。为激发年轻执法人员的干事热情,2023年联合组织部门开展“青苗杯”公务员岗位技能比武,以赛促学、以学促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坚持示范引领,营造比学赶超“好氛围”

一是以党旗引领方向。面对急难险阻工作成立党员先锋队,培植亮点、打造特色,全市入江排污口整治、非现场执法监管工作先后被南通市委评为“机关作风建设年”十大典型案例。深化环保公安融合战队工作机制,与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党支部联合共建,全年办理涉刑案件21件。2023年12月20日凌晨,组织融合战队30余人,对3家企业开展突击检查,发现自动监控弄虚作假案件3起,抓获嫌疑人10人,取得“一夜三案”的战果。每月组织开展“绿色助企”系列帮扶活动,持续推广执法廉政告知制度,践行服务监管并重理念,全面加强执法队伍作风建设。二是以尖兵指路领航。出台尖兵培养方案,根据试行情况对评分标准多次优化调整。以全市生态环境执法人员为对象,突出强化对市执法局科室负责人及区域性执法分局负责人执法能力的提升,两年来,培养执法尖兵、执法能手各100人次。充分发挥执法尖兵的示范引领作用,通过“我的执法故事”宣讲、“我来讲一课”等活动,提升全市生态环境执法质效。三是以政策鼓舞人心。对在执法技能竞赛中表现优异的参赛人员,给予记功、嘉奖等荣誉,2017年以来,全市共7人获“五一劳动奖章”,21人获“南通市技术能手”称号并记三等功,70人获“全市生态环境执法能手”称号并予以嘉奖。2023年联合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对2个生态环境执法办案先进集体及9名生态环境执法办案先进个人给予记功和嘉奖,成为全省首个对环境执法办案人员实施及时奖励的地区。

供稿 |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执法局

编辑 | 宋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