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那么多人花2万找张雪峰帮忙填报志愿?不管你是花得起这个钱,还是花不起这个钱,这都是中式教育的悲哀。如果你的孩子,高考完成之后,连自己要去什么地方读书,要选择什么大学,什么专业都没有想法,那我告诉你,你的孩子大概率以后也是一辈子浑浑噩噩。

选择什么大学跟专业,绝对是人生的第二次投胎?第一次投胎我们没得选,可是当第二次投胎来临的时候,我们的大部分学生却没有能力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雪峰这次推出的所有填报志愿服务的圆梦卡,全部都被秒光,这说明在选择大学跟填报专业上面,我们的社会存在巨大的信息不对等。

学生不知道有什么学校,有什么专业,更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城市,喜欢什么大学,喜欢什么专业。因此最后很多学生填报志愿的时候都是稀里糊涂的,只能是从网上、或者老师、长辈的口中获得一些零星的信息。甚至我们大部分学生的志愿,最后都不是自己填报的,而是父母帮我们选择的。我们的学生在填报自己的志愿通常会问很多人,可是唯独不会问问自己,到底喜欢什么专业,喜欢什么大学,喜欢什么城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不仅仅是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更是财富不对称造成的。我们的中式教育,培养的就是做题专家,基本上是忽视了孩子的兴趣教育。大部分的学生在高考之前,除了做题,基本什么都不懂。

这就是造成他们无法自己做出选择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那就是财富不对称。如今社会财富严重两极分化。有钱的小孩子从小满世界跑,可是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他们甚至在读大学之前,从来没有离开过自己生活的小城。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怎么知道北京跟上海有什么区别,广州跟深圳有什么区别?南方跟北方有什么区别?

他连看都没看过,他又怎么懂得分辨。所以大部分孩子这个时候,只能从网上看,从老师长辈的口中听,去幻想这些城市的样子,去幻想自己的未来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个原因那就是父母自己的问题。你可能会思考到底是什么人会花2万亿去买张雪峰的资源填报服务?

很多人会说,需要的人给不起钱,给得起钱的不需要。其实这条评论看似很对,却完全不了解社会的分裂情况。在大城市生活的有钱人跟中产,他们大部分家里已经两三代人经历过高等教育,甚至有留学经验。他们肯定都不需要这样的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很多县城的婆罗门,他们有钱,可是没有见识。他们或许就是一个南方工厂的小老板,或许就是山西一个小煤矿老板。他们不差钱,却完全不懂上海交通大学跟西安交通大学的区别,更不懂软件工程跟网络工程专业的不同之处。

他们还是幸运的,因为他们自己不懂,但是他们有钱。对于很多小城市的家长,他们根本掏不出这个钱,于是只能尽量从各种渠道去收集信息,最后帮助子女做出一个他们认知范围内最正确的决定。试想一下,在这两种家庭长大的孩子,他们以后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基本就是一个特点,那就是失去个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看了一句话,那就是18岁之前,孩子的见识是父母给的。我们中式教育的两大问题,学校只会刷题,大部分家长又只会鸡娃不会鸡自己?

学校的教育你改变不了,你能改变就是家庭教育,想要给孩子提供更好的家庭教育,唯一的办法就是鸡自己。你想让你的孩子成为了一个通彻明达的人,那就让他看尽名山大川,而这一切的垫脚石其实就是财富。

其实选择什么城市、什么学校、什么专业都没有对错,最重要的是这是孩子自己做出的选择,他明白自己要去哪里,要去干什么,将来希望过来什么样的生活?如果一个孩子在高考之前已经明白这个课题,那我觉得比考上清华北大还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