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慈航,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电影导演专业,中国当代艺术家,画家,导演,人类学学者,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专业客座教授,艺术品牌创始人。

2002年获《金球杯》全国美术大赛金奖。《希望星杯》全国一等奖。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受国家邀请与俄罗斯青年艺术家交流展览。

2012年获哈尔滨雪博会冰雪雕比赛双料冠军,冰雕比赛一等奖,雪雕比赛一等奖(第一名)。

2014年于哈尔滨举办个人油画写生展。

2018年创作实验绘画系列作品,作品《春秋無树》《蝴蝶制造》参选第六届中国美术大赛。

2018年实验影像作品《众生跳》获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实验电影一等奖,作品《骚蛮》获实验电影三等奖。

2019年受第29届美国科罗拉多州国际雪雕冠军赛之邀,代表中国队在100个小时之内创作大型冰雪雕塑作品《鹰女》,作为史上最年轻的参赛艺术家,引发美国媒体和民众的广泛喜爱和关注。

2019年油画作品《蒋兆和先生》入围美国纽约国际写实油画大展。

2019年联合导演电影作品《鱼水之蓝》获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导演系成长杯一等奖,金象奖故事片铜奖和最佳导演奖。

2019年实验电影作品《众生跳》参加大艺博(广州)展览,被评为影像单元最佳作品奖,并获得年度优秀青年艺术家奖项。

2019年任四川成都蜀山行为当代艺术团总导演,创作《以母之名1.0、2.0》《相认公元2029》《时光洞》《道可道》《突发行为现场》等系列行为艺术和舞台先锋戏剧作品,并在成都梵木艺术、中国西昌大凉山国际戏剧节、青岛国际年展等多地开启公演。

2019年参与策划上海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春华秋实——中国高等美术教育文献展》。

2015—2019年间以笔名“江城如是”创作杂文集《艺术敢想录》诗集《江城诗选——退步的一天》《无知的日常》《爱火与战争》等,并发表于《文学山》、《摄影与诗歌》《黄山市作协泛诗刊》等多家媒体刊物。

2020年投资并导演长篇实验电影《苦海之问——行走的中国》,受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创作大型舞台实验艺术《生于安乐?》等作品。

2020年作品《众生跳》《相认公元2029》参加1902当代艺术馆《2020复苏——当代艺术邀请展》。

2020年李慈航作为提名艺术家入编《中国当代艺术文献》。

2020年作品《众生跳》参加The MPI Media 章回体展览。

2020年中国远洋集团海上理想国北北国际艺术家驻留作品展,创作大型声音装置艺术作品《反物质能量场》,并创作美国展映版作品。

2021年任美国NOUVEAU STUDIO国际艺术空间中国区策展人,策划《艺术:中国与世界》《存在与追问·青年当代艺术展》《偏见与立场·青年当代艺术展》《发生于消亡·影像艺术展》《才能与心肠·幕后艺术展》《独立与自由·独立电影展》等展览。

2021年 油画作品《彼日的熏风》参加1902当代艺术馆 “青岛国际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2021年 实验影像作品《众生跳》参加北京芷岸studio艺术空间 “非我&无我”实验先锋艺术展

2021年 于中国河北慈恩禅寺举办李慈航“虚空史”当代艺术个展,创作大型实验艺术装置《失重的权利·安魂曲》和《万年之巢》,并举办个人艺术回顾展和青年影像作品展映单元。

2021年 实验艺术作品《相认公元2029》参加青岛国际艺术年展。

2021年 实验艺术作品《失重的权利·安魂曲》入围第九届明天雕塑奖。

2021年 联合创作长篇实验纪录电影《虚空与归来》,任该片总监制和艺术总监。

2021年 任实验艺术展《行走的中国》学术主持和艺术总监

2022年 从事艺术人类学研究工作和中国古代艺术研究工作,并研发中国古代艺术系列课程,写作《信息孤儿》《黑镜·人类之维》等作品。

2023年 电影作品《虚空与归来》登上美国纽约时代广场

2024年 任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专业客座教授,并创办后当代公共艺术品牌“HYPERFUSION UNIVERSE超融体”“春潮ART(Spring Tide Art)”和韭菜盒子新媒体互助联盟平台。

2024年自编自导自演由《信息孤儿》改编舞台剧。

人物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慈航出生于中国黑龙江省哈尔滨市,自幼习画,八岁起根据看画册和参观美术馆大师原作的经验,自习西方古典油画和中国传统文人画,并受到油画家张秀清老师和国画家葛维钧老师的指点。中学时代,李慈航在恩师冰雪艺术家张燕老师的引导下,开始进行综合材料雕塑创作和当代艺术的探索,十七岁举办个人油画写生展,专业成绩被中央美术学院录取,却因对电影艺术的好奇,选择报考北京电影学院,以全省前两名的成绩被北京电影学院(现代创意媒体学院)电影美术专业破格录取,后转到电影导演专业就读,在中国第五代和第六代导演之导师的指导下,系统学习电影和戏剧的创作法。

电影艺术综合性的理论和实践系统帮李慈航打通了不同艺术门类间的壁垒,他用敏锐的体悟力总结了世界范围内不同地缘,不同种族,不同文明,不同时代的艺术特点和方法论,同时受到当代文明和当代语境的影响,自觉于以更多元而有力的艺术表达来处理时代,而导演的创作手段正为他开拓了处理不同艺术语言的综合能力,为其后期创作综合化的多媒介实验艺术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同时电影和戏剧艺术中的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文关怀也始终影响了李慈航日后的创作主题。

早期,李慈航从中国道家典籍中汲取灵感,将当代水墨与综合材料结合,创作了《春秋無树》《出窍 Knock on the soul》《地毯》《大树的根》《氓》《MOONLIGHT》等系列实验绘画作品,在不同角度表达了自己对中国古代哲学在人类整体文明进程中的作用和变化关系的理解,不仅是对艺术语言的探索,更是借古喻今,针对当代全球文化的反思和追问,作品展览于法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家,受到业内关注和国际好评。李慈航在大学期间主攻“电影导演的表演艺术”和“纪录片”方向,他将自己的身体作为主要创作媒介,开始行为艺术和实验纪录电影的创作工作,在道教文化和萨满文化中穿越时空对话古今,导演了《众生跳》《骚蛮》等实验电影作品,大胆地突破传统视听方式,用独特的蒙太奇叙事和新媒体的沉浸观感建立全新的影像结构,作品获得北京电影学院实验电影最高奖项。同时与邓雯胜导演联合指导的故事片《鱼水之蓝》获得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成长杯一等奖,金象奖故事片铜奖和最佳导演奖,并作为男一号出演北电大戏曹禺原著舞台剧《日出》中方达生一角。同年,李慈航受第29届美国科罗拉多州国际雪雕冠军赛之邀,代表中国队在100个小时之内创作大型冰雪雕塑作品《鹰女》,用冰雪语言表达了中美两国间的友好关系,作品轰动美国,李慈航作为史上最年轻的参赛艺术家,引发美国媒体和民众的广泛喜爱和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5—2019年间,李慈航以笔名“江城如是”创作杂文集《艺术敢想录》诗集《江城诗选——退步的一天》《无知的日常》《爱火与战争》等,并发表于《文学山》《摄影与诗歌》《黄山市作协泛诗刊》等多家媒体刊物。他的诗歌和当代艺术创作之间有紧密的关联,他将自己的生命经验与时代经验连接,善用敏锐的思考和蔑视媚俗的文人态度处理时代,挖掘时代背景下边缘人群和苦难者的心灵现实。

毕业之际,李慈航试图出家,来到四川道观研修道家文化,此举引起社会关注,使之成为备受争议的大学毕业生。学道期间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慈航被四川成都蜀山行为当代艺术团挖掘,指导“暴力的边界”题材行为艺术《妈妈,我爱你》(后改名为《以母之名》),公演反响热烈,李慈航随即留下正式担任蜀山行为当代艺术团总导演。2019——2020年期间,李慈航独立写作并指导了以“北大弑母事件”改编的《以母之名》系列,探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认公元2029》,以及特殊历史时期下对生命教育提出反思和追问的《生于安乐?》多部舞台先锋戏剧作品,以及《时光洞》《道可道》《突发行为现场》等系列行为艺术作品,并在成都梵木、中国西昌大凉山国际戏剧节、青岛国际年展等多地开启公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生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母之名1.0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母之名2.0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道可道》《时光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认公元2029》

李慈航这个时期的创作受到屈原、汤显祖、王朔、刘索拉和金星作品风格的影响,从历史的深层现实中挖掘内在感受,再用综合性的语言处理文本,从不同的时空去描摹思想的过程,从而形成自己的语言结构,不仅是传统哲学的当代表达,更是从现代社会学的角度,在历史纵深中剖析国民性精神和人性情感的复杂性,不仅是集体的,更是聚焦具体的个人的处境和现实,关于爱与失去,生与自由。

2020年特殊时期李慈航暂停艺术团工作,针对佛学和宇宙物理学展开研究,并将自己对于“反物质”和“暗物质”的理解创作成声音装置艺术《反物质能量场》,作品纪录了百余位社会各界人士的声音采访,受中国远洋集团之邀展览于北戴河蔚蓝海岸天空之境美术馆。同年根据佛教经典《大般涅槃经》的研究写作文章《虚空史》,并于2021年在中国河北慈恩禅寺内创作了“国际难民”主题作品:由一千零一个海洋浮漂和综合媒介架构的大型装置艺术《失重的权利·安魂曲》,以及由五千盆荷花和众僧参与行为创作的大型装置艺术《万年之巢》,并举办李慈航“虚空史”当代艺术个展,包括个人艺术回顾展和青年影像作品展映单元。

作为世界范围内少数专研佛教经典《大般涅槃经》,且是第一个将此经创作为当代艺术,并在中国寺庙的传统场域中举办当代艺术展的艺术家,此时的李慈航看到了艺术的绝境,于是坚决拒绝为了艺术而艺术,拒绝为了阐释世界和粉饰太平而去创作,而是希望面对历史的自觉,站在更广阔的全球文化视野上去处理文明,试图以艺术力量安置剧变中的世界和艰难求生的个人。同年,在王雪世嘉导演和王家宜导演的参与下,以特殊历史事件为线索展开的实验纪录电影《虚空与归来》正式投入制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反物质能量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失重的权利·安魂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李慈航“虚空史”个展

李慈航受到纪录片大师司徒兆敦先生和著名作家、独立纪录片制作人徐星作品中“不灭的现实主义”的启发,于2019—2022年间,李慈航与电影制作人孙浩然组建纪录片团队,在孙浩然的带领下深入中国大凉山贫困山区展开纪录长片《苦海之问——行走的中国》的拍摄工作,作品于2022年底被叫停。

2022年李慈航长达八年的抑郁症到了重度阶段,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精神分裂,于是决定停止艺术工作积极配合治疗,包括正在进行的《虚空与归来》、《信息孤儿》和《黑镜·人类之维》,在中医和古琴疗法的辅助下,病情好转直至痊愈,养病期间李慈航攻读人类学和中国古代艺术,又从艺术人类学的角度撰写了多个系列的中国古代艺术课程,并投入市场应用。2023年电影《虚空与归来》重新开始制作并登上美国纽约时代广场展映,文本经历了特殊历史事件的前中后期,走遍了国内外30多个城市,采访了50多位不同身份背景的世界公民,“虚空”指向人类本体命运的追问和反思,“归来”是对于生而为人的处境和价值的上升空间的召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影《虚空与归来》

2024年李慈航复出,任中央美术学院造型艺术专业客座教授,自编自导自演由《信息孤儿》改编舞台剧,出演“杜丽娘”一角,并与四川美术学院策展人赵子睿共同创办后当代公共艺术品牌“HYPERFUSION UNIVERSE超融体”“春潮ART(Spring Tide Art)”和韭菜盒子新媒体互助联盟平台,致力于以艺术力量安置在现代生活中艰难求生的个人,为智能革命冲击下的社会剩余劳动力人口提供开启多元价值的可能性。

人物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崔琳琳(艺术家、策展人):李慈航导演一直致力于行为艺术和实验影像的创作,艺术作品的类型丰富,获得国内外不少奖项。他于实验艺术的理解与眼界非常广阔并且极富有创造力,对于综合材料的探究,艺术媒介的表达都有多方面的实践,他的实验影像作品综合运用了行为、雕塑、装置、绘画、影像、音乐等多种艺术形式,尝试更多的可能性。他在自我批判中不断螺旋型提升作品,从而对主题和形式的结合达到更深的认知。作品主题多是对当下社会的思考,在创意上有独特的创造,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意识风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赵子睿(策展人):已与慈航相识二十余载,见证其艺术的转向也与之同行,他可贵之处在于,体悟艺术“自由的脆弱”中找“自得”,解悟文学“不可说”中得“魂脉”,参悟哲学“依道而行”中寻“颠倒”。他的自我意识与精神力全然是艺术本体,故而他的创作与存在自会是一篇“新狂人日记”之于艺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柯(媒体人):李慈航不是我们在当代艺术圈司空见惯的那种上来就特立独行、目空一切,以横空出世为己任,不把自己活成里程碑誓不罢休的家伙,在如此年轻的艺术家里,或者在艺术家们还如此年轻的时候,少有他这样温婉的谈吐,谦恭的行止,甚或悦人的仪表。他听猫王,读汪曾祺,做一手精致的菜肴,在作品里致敬不远的前辈,把外婆温温暖暖地写进诗里,甚至对摄影提出史前级批判说“快门一按,绘画就没了”看上去,他大概并不在乎自己是不是一个当代艺术家,这个时期的艺术家李慈航有着明显的直觉主义倾向,但有时候我也能看到他下意识地调动起内在的知性体系与这种倾向进行抗争。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最令我着迷的地方,就是从中感受到他们的自我对抗,感受到年轻本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司徒兆敦(纪录片大师):不识时务的老李,在我一辈子的学生里你跟徐浩峰的性格最像,我很关注你的活动,一直在念着你,为更远的胜利,为咫尺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