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曝光一则画面:一名工作人员脱了鞋,直接在接水的水池里洗脚。水池旁有印有蜜雪冰城“雪王”的饮料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该视频在微博上引发网友热议。

蜜雪冰城回应:

脚被烫伤后应急处理,已责令闭店

视频显示,一名戴着口罩,身穿黑色帽子、T恤的男子,单脚站在店内的水池前,一只脚放在水池里,脱下的鞋放在地上。男子将脚抬起,放在水池旁的台面上,用手查看,之后重新穿上鞋。水池旁的杯架上,饮料杯上印有蜜雪冰城的装饰,此外,店内还有“雪王”的装饰。

6月11日,据北京青年报,蜜雪冰城对此回应称:经核实,视频中的店员为门店老板父亲,因工作中脚部烫伤,用冷水应急处理,出现该行为。目前已对涉事门店责令闭店,并对该门店进行消毒。记者询问该门店具体地址,客服回应称暂不清楚。

之后,视频拍摄者表示,事发6月10日,门店位于北京潘家园,当时并没有看到老人有烫伤情况,是自然走到水池那里洗脚,没有任何避讳。且他本人只站在距离一米左右的距离内,旁边还有很多顾客在饮用产品,是所有人都可以看见的位置。对于官方的回复他不赞同,操作台后台都有监控,希望核实之后再做回复,如有烫脚的情况,请官方发出后台操作视频。

据潇湘晨报,当记者拨打蜜雪冰城官方热线,询问上述视频情况,一名工作人员解释,已经第一时间核实相关情况,视频中的男子是门店店员,因工作中脚部烫伤,用冷水进行应急处理,出现了视频中的行为。目前已经对涉事门店责令闭店,该门店进行消毒,对全体店员进行规范培训、整改。门店的行为会举一反三,加强管理。“具体的门店地址,正在确认中。”

对于蜜雪冰城的回应,有网友表示理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网友表示质疑:看着不像烫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网友表示:毕竟是餐饮行业,不能去找个拖把池处理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蜜雪冰城冲刺港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蜜雪冰城曾寻求在A股上市,未果后转战港交所。2024年1月2日,蜜雪冰城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蜜雪冰城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蜜雪冰城的门店网络在中国和海外拥有超过36000家门店,其中在海外11个国家开设了约4000家门店。

营收方面,2022年全年以及2023年前九个月,蜜雪冰城分别实现136亿元与154亿元的收入,同比增长31.2%和46.0%,净利润分别为20亿元与25亿元,同比增长5.3%和51.1%。

蜜雪冰城表示,公司主要通过加盟模式开展业务,蜜雪冰城绝大部分收入来自向加盟门店销售商品及设备。截至2023年9月30日,蜜雪冰城超过99.8%的门店为加盟店,其余为自营门店。报告期内,蜜雪冰城已拥有超过16000个加盟店。

目前,蜜雪冰城三大常青款产品为冰鲜柠檬水、新鲜冰淇淋和珍珠奶茶,2023年前九个月国内饮品出杯量分别约为9.13亿、4.42亿和3.26亿,根据灼识咨询的报告,这三款产品为中国现制饮品行业销量最高的三个单品

接连被曝食安问题的现制新茶饮

天气渐热,夏季是现制新茶饮的旺季,但自“315”以来接连不断被曝出的食安问题,给现制新茶饮蒙上了一层阴影。5月,有媒体曝出茉酸奶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北京市场监管部门已陆续通报相关处理进展,目前多家涉事茉酸奶门店已被立案调查并停业整顿。

值得一提的是,这不是茉酸奶第一次被曝出食品安全问题,也不是第一家被曝出问题的茶饮品牌今年“315”期间,古茗等多家品牌被曝出员工篡改食材效期,书亦烧仙草被曝出员工用嘴尝判断食材有效期。而在去年夏天,奈雪的茶、蜜雪冰城就食品安全问题频频登上热搜致歉。无论是过往还是本次涉事门店,多是加盟门店,加盟店为何频出食安问题?

“加盟店和总部的利益不完全一致。”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作为独立经营者,加盟商倾向于将提高门店盈利能力作为首要经营目标,这往往与品牌方的长期利益相悖。”

食品安全拷问茶饮扩张野心

近年来,新茶饮品牌在食品安全上几乎全军覆没,书亦烧仙草、奈雪的茶、沪上阿姨、蜜雪冰城等接连被曝出过食安问题,大多集中在更换效期标签、不按时报废原料、水果变色后仍接着使用等现象。由此可见,食品效期管理是当前茶饮业内部面临的一个重要挑战。

“从法律或监管的角度看,目前对于开封后的食品效期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也不太可能有一个明确规定。”钟凯指出,“包装食品的保质期是通过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和计算得出的,相对稳定。但产品开封后,其效期受到如温度、湿度、存储条件等众多因素的影响,难以通过固定的时间标准来衡量。”

目前,茶饮品牌也在采取严格制度来加强加盟店的效期管理,比如要求门店用统一打印的效期标签的机器对食材有效期进行管理,同时加强督导对门店的随机检查。某连锁咖啡品牌门店运营人员耿耿介绍道,他此前在多家茶饮品牌担任督导等工作,“在品牌对加盟店的监管中,包括督导和稽查两个环节。督导主要负责培训和巡检工作,稽查在QSC(品质、服务、清洁)方面的执行标准更为严苛。”

然而,无论是借助技术力量还是加大人工监管力度,现制茶饮的食品安全问题仍然无法得到遏制。究其根本,是由于加盟商未与品牌方形成利益共同体

科信食品与健康信息交流中心主任钟凯指出,对于直营店来说,虽然总部也期望门店能够创造更多利润,但在管理上通常会更加保守,更倾向于维护品牌形象和市场地位,因此即使牺牲部分短期利润,也不愿因管理不善或违规行为而损害品牌的长期价值,大型品牌尤其如此。但与直营店相比,为了降低成本、提高短期利润,加盟店可能会铤而走险,采取像延长产品效期等一些违规手段。

来源 | 北京青年报、潇湘晨报、新闻晨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易佳颖)、南财快讯(见习记者冯典俊、实习生蔡一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