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长城遗址上的镇北台非常有名,它是明长城中最宏大的建筑物之一,被称为“万里长城第一台”。镇北台据险临下,控南北之咽喉,如巨锁扼边关要隘,为古长城沿线现存最大的要塞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镇北台始建于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四月至万历三十六年(1608)七月,是“隆庆议和”与“和平互市”的产物。其最早的功能明长城的一处观察哨所,主要用于监控明长城线上的贡市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前一篇介绍易马城遗址的文章笔者也介绍过,万历三十五年(1607),延绥巡抚涂宗濬率部打败进犯的蒙古人,红山市得以复开。互市复开,涂宗濬便修建了这座镇北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镇北台,呈正方形,台体为内夯黄土外包砖石的实心构造,共四层,由下至上逐层减小,台之各层均包砌青砖,每层台楼四周围以女墙雉堞,各层台顶外侧砖砌约2米高的垛口,垛口上部设有瞭望口,各层垛口内四周相通,总高30余米,基北长82米,南长76米,东西各长64米,占地面积5056平方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镇北台已经被开发成旅游景区,面向游客开放。镇北台是榆林的历史见证,为古代边关贸易、民族和谐做出了特殊的贡献。(陕21,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3年12月16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页图片、文字、视频为“乌何有之乡大树上”原创,未经授权不得搬运或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