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 | summer
邮箱 | huangxiaoyi@pingwest.com

这届618,从拼“低价”、拼“玩法”的内卷中寻求突破的商家们,开始拼AI了。

“以前618,我们要提前按照平台发布的规格做海报、确定店铺活动节点、分配预算......如果自己不会的话,找代运营的费用就要几千到几万元之间。”淘宝商家何挺(化名)说道。

而在今年618,这些复杂步骤可以统统交给“AI团队”来解决了。

正值618期间,多位商家告诉硅星人,近期,在淘宝千牛后台新上线了一个名为Quick管家的产品,为商家提供图像设计、店铺运营、个人助理、内容小编、数据分析等能力,免费向淘宝天猫商家开放。

据报道,该产品为淘宝官方自研Agent产品,这也是国内电商行业首个商家经营Agent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值618,目前已经有商家用上了这一功能,“我们主要在用店铺运营和数据分析两个功能。”何挺说,“ 虽然现阶段还比不了人工,但至少节省了30%的人力时间。”

在AIGC热潮来袭之后,跑得最快的一批商家在去年就已经用上了AI工具,例如,用AI模特代替真人模特,用AIGC设计、生成商品图等等,而不同于此前单个的AI工具,此次Agent Quick上线,是首次多个Agent串联合并进商家的千牛工作台,正式与生意场景无缝连接。

随着商家们纷纷开始试用 AI产品,这届618 ,也成为了 AI 电商的实验田。

商家的难题和苦活,被“AI团队”包揽了

凌晨 1 点,看着自己刚发布的店铺逛逛内容,周震(化名)躺在床上,被手机屏幕映得白亮的脸上露出了疲惫的笑容。

“每天都在忙选品、上链接、投放、打包、发货这些必备的工作流程,没有精力去准备图片、文案这些蓄水内容,基本上是想起来了才发一次。” 周震说道,“现在直接问AI自动生成,手机上操作一下,就3分钟。”

周震还注意到,在频繁发布种草内容后,店铺的复购率上涨了,“因为我们男装品类本身复购就高,可能是图文、视频把私域粉丝做起来了,这就相当于3分钟,赚了10%的复购。”

作为一家年成交在10万级的淘宝男装店铺老板,周震的团队员工只有自己的妻子和堂弟,以及一名兼职的查货、打包的小妹。原先大促期间,由于人手不够,周震就会变成了一块哪里需要往哪里搬的砖,从早上 10 点忙到凌晨 2 点。

“但今天用千牛一通操作,直接就提前就下班了。”

从功能来看,周震所说的Agent Quick相当于六个员工角色,分别可以负责图像设计、店铺运营、个人助理、内容小编、数据分析,恰好贯穿着从选品——店铺装修——上架商品——活动参与——数据分析的经营全流程管理。

在选品环节,当你需要询问市场趋势时,在AI团队的群聊中,“数据分析”员工会给你整理出一份市场报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你需要找服务商帮你装修banner位、给商品更换背景图时,“图像设计”可以帮你一键生成相应风格的图像素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内容小编”也可以秒速级生成商品文案,直接完成上新单品的素材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你每天开始工作的时候,也可以直接让数据分析整理一份每日数据周报,通过红绿色数据显示,商家可以迅速了解商店的基础数据,如果发现异常,还可以询问查找解决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就相当于商家在手机客户端拥有了一个分工明确的、24H待命、任劳任怨的AI经营团队。也正是如此,像“周震”一样人力成本、时间成本、金钱成本有限的中小商家,正在成为Quick管家的第一批深度用户。

降本增效,让AI打有价值的工

一直以来,电商平台的发展都存在一个悖论:越成熟、越丰富的平台,越有精细、系统的方法论让商家的增长路径更清晰、可控,但也恰恰因此,庞杂的经营体系产生更高的门槛,把部分中小商家拦在门外,错失平台通过各种活动、工具释放的经营红利。

据千牛数据,每天有数十万商家通过客服等不同渠道咨询相关知识,信息分散、更新不及时、内容质量不高等造成商家获取有效耗时较高;每天有数百万商家进行数据查看,日咨询量上万,“无法快捷找到想要的数据指标”成为中小商家Top1问题;每天有几百万商家进行商品发布、活动提报的操作,部分类目表单/活动填写多达几十多个字段,在商品起标题、填写SKU、设置物流模版等操作上耗费精力。

这类流程化、模板化的工作,请员工做太浪费,但交给AI却刚刚好,甚至在熟悉平台规则的基础之上,AI比人工操作的正确率更高。

有人安排AI员工干苦活、累活,也有人把AI员工当作了“生意顾问”。

举个例子,淘宝的流量跟店铺的权重息息相关,而店铺权重规则变化很快,总体上会受到好评情况、店铺上新率、动销率、加购收藏数等多个维度的影响。此前,周震的店铺有一段时间出现了很大的流量波动,“自己很难归因,但找代运营又得花钱,两头为难。”

如今,有了AI员工之后,“我们不需要请人来查询、导出数据、做分析,直接问一个问题,就能得到答案。”周震说道。

大促活动,Agent Quick生意顾问的角色更是体现地淋漓尽致。

大促的本质就是为了汇集全平台之力吸引消费者流量,再将流量导给各个商家,但却往往被商家反馈“大促规则看不懂”,导致流量转化效率低下。

一位个人商家告诉硅星人,“每次出的活动规则,基本都是挺淘宝小二推荐,然后自己尝试报一段时间看情况,如果赔了,就退出。”

这届618,商家可以直接通过询问Quick管家618相关的玩法规则,比如“618规则玩法解读”、“大促素材批量补全”,不仅能够解读大促玩法,还可以批量生成、补全商品营销素材。

相比于以往平台只能针对普遍的商家难题给出文字解释,Agent Quick这类个性化的专业AI团队,相当于每一位商家都获得了一对一的堪比大品牌的运营服务资源。

不过,无论AI团队的能力多么天花乱坠,只有能赚钱的员工才是好员工。

从Agent Quick的功能来看,最主要的是能够从降本、增效两条线路,让商家获得利润增长。

从降本的角度来看,商家经营过程中对于图片、文案、数据分析等需要请代运营的环节,借助Agent Quick的生成能力,可以直接免去这一部分成本支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从增效的角度来看,熟悉平台规则和市场数据的Agent Quick能够给出专业的经营增长建议,帮助商家决策。

例如,如果商品总是没有自然流量,可以询问Agent Quick给出建议,如果是商品标题的关键词缺乏竞争力,数据分析还可以帮助优化标题,根据当下的蓝海关键词、行业搜索趋势在提升的关键词等等。

此外,硅星人测试发现,Agent Quick内置了大量的快捷问题,特别当商家在询问某一问题后,不仅AI员工会给出回答,还会给出关联问题、决策指示等等,这意味着,通过交互,Agent Quick有设置商家工作流的能力,毕竟商家有问题不可怕,更重要的是不知道自己有什么问题。

1

“AI团队”,催化更多的敏捷商家

事实上,从去年开始,各种针对AI的电商工具就已经出现了,不少商家早就开始尝试AI工具。

而Quick管家的上线,不同于此前做“单点击破”的AI工具产品,而是链接和结合到了具体的商家经营场景。

从场景维度来看,Agent Quick可以直接在淘宝天猫商家日常经营使用的APP千牛工作台使用,且移动版更符合中小商家的经营习惯;

从场景结合紧密程度来看,因为Agent Quick是基于淘宝天猫的海量数据之上的,因此在决策和素材生成上能给出更准确、科学的建议,解决商家经营的实际问题。

对于更大的商家生态来说,Agent Quick这类AI工具作用的不仅仅是商家经营的过程,也在普惠更多类型的商家。

例如,对中小商家来说,特别是2~5人的小团队来说,Agent Quick帮他们获得了大品牌商家才有的资源和生产力;而对提供极致性价比的产业带商家,原本商家们熟悉的是to B 批发,并不熟悉to C 电商经营,Agent Quick的出现让这部分转型的商家能够无痛入淘。

“我以前是做批发的,从做实体一下子转到了互联网,什么都不懂。这款AI管家,对于我这种互联网小白来说,正是我现在欠缺的。”舟舟(化名)说道。

AI普惠之下,让中小商家、新商家、产业带商家获得了入驻淘宝、在淘宝增长的机会,也激发了整体电商生态的灵敏性。

对商家来说,消费者的市场风向瞬息巨变,一款趋势新品,当商家慢悠悠地选品、打样、备货、上架、投流完成之后,可能已经在其他平台、其他店铺打爆成了尾货。

借助Agent Quick,商家可以在数据分析阶段快速洞察驱动品类,辅助完成新品选品计划,借助图像设计生成商品图,再一键上新转化,让更多有想法的单体商家实现经营计划。

正如阿里巴巴自身一直在强调的敏捷组织,背后是当下市场瞬息万变,大公司大组织难以灵活应对;没有包袱的新商家、没有庞大组织的中小商家、有生产制造能力的产业带工厂,恰恰是针对市场趋势更为敏感的、善于取巧的关键角色。

从这一角度来说,Agent Quick的出现远不止降本、减轻门槛这么简单,背后是经营逻辑的改变。

目前,AI团队还在“扩招”中。

Agent Quick向服务商等上下游开放了工具创建,或许未来还有更多的AI助理,聚焦于更细化的、更创新的场景,不断优化商家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细节,让商家真正变成“一个人,也可以是一支军队”。

到了那个时候,或许商家们的竞争点就会变成,谁能够更好的组装工具、使用工具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