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如白驹过隙,一眨眼的功夫就老了。

1965年出生的我,今年虚岁60岁了,仿佛来到这个年龄段,突然间就活明白了,一切都是过眼烟云,一切都无所谓了,想开,看开,放下,余生最好的活法是不计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要跟老公计较

都活到这个年龄段了,还计较个啥呢?无论老公他现在是好还是坏,好像都无所谓了。

他只要把工资卡交给咱,只要能够帮咱做口饭,这就够了,你还祈求他啥呢?

就像我老公一个月退休金也就4000多一点点,刚刚60出头,怎么就不能出去找点活干呢?

可是人家就能想得开,就选择在家躺平,从10多年前下岗那天开始再也没上过班,就在家帮我做口饭。

我也习惯了,不上就不上吧,反正是我上班也挺忙的,一日三餐有人伺候我也不错。

我反正是啥活也不干,偶尔勤快了,我能帮忙打扫一下卫生,基本上所有的活儿都是我老公干的。

我也想开了,反正一个月他也就那点钱,这一辈子也没指望过他,只要他身体健康没啥大毛病,别给我找麻烦就够了。

尤其是到了60岁这个年龄段,我仿佛觉得女人都可以没有男人,因为这一辈子不但靠自己养活自己,还要养活这个家,那你说到了60岁有没有这个男人是不是都无所谓了?

60岁了,激情早已过去,跟老公之间早已从爱情变成亲情了,还什么爱不爱的。

所以,只要你想开,你就会觉得谁都无所谓,只要自己开开心心的活好当下就行了。

人生短短几十年,没必要委曲求全,怎么开心怎么来。

所以说,人到60,一切都是过眼烟云,什么老公爱不爱的都无所谓了,记得好好爱自己就够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要跟孩子计较

60岁了,总该想开了吧,孩子都大了,只要给他张罗着娶了媳妇,咱们就算完成任务了。

如果需要帮忙带娃儿,责无旁贷,不能坐视不管,置之不理。

如果不用带娃儿,有条件的能帮就帮一帮,没条件的自身都难保了,那就选择闭嘴。

不用去跟子女计较对还是错,多还是少,尤其是像我们这五六十年代的人,家家就这么一个孩子,其实到头来省着攒着,如果将来自己没了,剩下的钱不都是这个孩子的,所以还计较啥呢?

需要在孩子家带娃儿的婆婆们更要想开点,有条件的咱就不计较,带薪保姆就带薪保姆吧,反正这钱也没给别人花了,都是给自己的儿孙花了,咬牙坚持个三年两年的,待孩子上了幼儿园,咱就立马体面地退出孩子的生活,可千万不要赖着不走招人烦,回到老家过咱们自己自由自在的日子多舒服。

所以,人到60不跟孩子计较,儿孙自有儿孙福,跟孩子之间要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彼此做到互不干扰,各自安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要跟父母计较

人到60,如果父母尚健在的情况下,都是八九十岁的老人了。

既然老人都这么大年龄了,那还跟他计较啥呢?有的老人都一会儿清醒,一会糊涂的,咱只是尽到咱自己的孝心就罢了。

如果在自己身体不好的情况下,该把父母送养老院就送养老院,不要去在乎别人怎么说,在孝敬老人这个问题上,不能有道德绑架,只有伺候老人的身在其中的人才有话语权,才能感同身受。

老人可能都有共同的特点,远香近臭,就是说整天鞍前马后在身边伺候的孩子不觉得好,那个远在天边的,可能偶尔打个电话,老人都觉得还是那个子女孝顺。

作为咱们出力的这些子女来说,就不要跟老人计较了,随他去吧,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要跟兄弟姐妹计较

人到60,就不要跟兄弟姐妹计较了,其实到这个年龄段,最主要的矛盾就出在赡养老人这个方面。

如果自己身体不好,那么就要在经济上多出一点钱,让伺候老人出力的那些兄弟姐妹有个心理安慰。

但无论出钱还是出力的,都是一奶同胞,大家尽量不要计较,还是想开点,老人总有走的那一天,大家都做到彼此不要计较太多,这样才能够在老人不在的时候,兄弟姐妹的情意还在。

总之,人到60,不用想太多,不跟老公计较,不跟孩子计较,不跟父母计较,不跟兄弟姐妹计较。

不要把希望寄托在任何人身上,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在这个世上,能靠得住的永远是自己。

只要你想明白了,看开了,看淡了,你就会发现一切都是过眼烟云。

过去的不会再来,未来还虚无缥缈,只有活好当下才是王道,余生最好的活法就是不计较,知足常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