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后,受屠企和猪肉贸易商要补充库存,叠加养殖端挺价热情高涨,出栏积极性不足,集团化猪场也缩量挺价等因素的影响,国内猪价止跌回暖,多地猪价不仅重回10元,还涨至10.2元。

但是好景不长,刚上猪的猪价“一夜变脸”,6月13日生猪价格涨跌互现,山东、安徽、浙江、江苏、陕西、甘肃、山西、河北和湖北几个地区的猪价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价。而东北、西南以及华南地区的猪价继续保持涨势。调整之后,华东区猪价涨至9.5-10.2元,华中区猪价来到了9.3-9.9元,华南区猪价上涨到了8.8-9.9元,华北区猪价在9.4-9.9元,东北区猪价在9.3-9.8元,西南区猪价上涨到了9-9.5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发现,猪价上涨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之前猪价较高的地区,包括华东、华北,而猪价偏低的西南和东北,猪价仍然保持涨势。预计当前养殖户生猪的心理价位在10元左右,涨至10元以上的地区养殖端出猪积极性相对较高,屠企收猪难度低,而猪价不足10元的地区,养殖户压栏热情高涨,屠企收猪难度高,只能提价促量。

另外,10元的猪价对于二育来说,不仅成本偏高,风险也很大,所以涨破10元地区生猪进入二育的比例偏低,但低于10元地区,二育积极较高,西南和东北等地二育抢占猪源,变相增加了市场的生猪需求,猪价才得以维持涨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仍有部分地区猪价维持涨势,但猪价下跌已经是大势所趋,预计6月下旬到7月的中旬,猪价很有可能会跌破9元。

这波猪价的暴涨有产能下降这一关键因素,但从当前生猪市场的出栏量和需求量来看,猪价本不应该涨到如此高的价格,既然涨到了那肯定是有其他的原因,这其他的原因就是二育入场。正所谓“成也萧何败萧何”,猪价的暴涨是二育的功劳,而二育也将会是致使猪价跌破9元的罪魁祸首。

首先,倘若猪价止涨转跌,多数二育就会收手,失去了二育抢占生猪的刺激,供需缺口并没有那么大的问题就会逐渐显现出来,这将会加速猪价的回落。越回落二育的信心就越不足,失去了二育支撑,猪价将会回归理性,而当下的理性价格应该在8-8.5元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4、5月份补栏的二育成本较低,养殖户的饲养周期多会比较长,预计会在2个月的时间,其出栏时间就是6月中下旬到7月上旬。而6月初补栏的二育成本较高,饲养周期多会在一个月左右,出栏时间重叠在7月初,也就是说6月末和7月初将会是二育的出栏高峰期。

再考虑到6、7月份市场整体缺乏明显的消费利好刺激,虽有高考完了之后升学宴、谢师宴等宴席的举行,但猪肉消费淡季,叠加猪肉价格相对较高,消费相对乏力,随着供应量的增加,猪价大概率进入下行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