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丨笃悠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是毕业季也是高考季。前者畅想着职场的生活,后者梦想在所选专业领域做出点什么。

我早已忘记十多年前高考是怎么填的志愿,但没有填保险专业,我倒是很肯定,因为压根没去想过。同样没有想过的,是毕业后会成为一名保险从业人员,做起了战略研究。

和其他人对保险“保险不保险”的看法一样,战略研究也是“既不战略也无研究”,写材料的差事罢了。

在保险行业,做战略研究,我不敢说有什么心得,毕竟没干几年就当了逃兵,跑到岸上来打嘴炮了。

但“我为啥干保险”的经历,或许还是有点资格来说说的。毕竟大家都是画中人,都能讲,讲出来都很精彩。再说了,行业的发展,不就靠芸芸众生的那些个共识推动着走么。

至于你来不来干保险,为啥来干保险,那就是你的故事了…不过,个人的奋斗很重要,但也要考虑到时代、行业、公司的发展进程…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就算是20来岁当了总精算师的行业风云人物,要是脱离过去20年保险行业公司纷纷成立、渠道从无到有、产品不断丰富、人力不断增长、两端一同放开的那个时代,也泯然众人矣…

一言以蔽之:选专业选行业,要有个人的奋斗和洞见,但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1

-Insurance Today-

一个券商行研小透明

从没想过干保险,却进了筹备组

但特朗普让留用泡了汤

七八年前,我对保险的认识,还停留在我的两份保单上。一份是1996年的,叫“少儿终身幸福平安保险”,平安产品。另一份是1997年的,叫“99鸿福终身保险”,国寿产品。

卖给我保险的这两位代理人,迄今还在平安和国寿。但没想到的是,二十多年后我们成了同业。

干保险,我是完全没想过。

七八年前,我还游离于各家券商研究所。尽管就读于一所双一流高校,但普通得既不是“清北”,也不是“复交”。要想留在券商研究所,基本是梦想成真的难度。

研究所实习的日子,不好过。实习生的压力甚至比我在保险公司作为一名正式员工还要大得多,当然学到的东西也多得多。

某天,一则写的“工作比较轻松,有留用机会”的某再保险筹备组的实习招聘出现在某公众号上。我想着既然研究所留不下来,还卖啥命?

不如找个地儿边写论文边看看留用,岂不美哉?附带简历的邮件很快有了回应,有了券商“小黑工”的经历,应付这些实习不在话下。

面试的第二天,就去“上班”了。筹备组人很少。带我的那个老板,L总,及隔了几个办公室的Jackie总,加上我和另外一个实习生,一名归国正式员工,再加一个内务阿姨,我看也就6个人。

人虽然少,但派头却很讲究。彼时还财大气粗志在必得的筹备方一口气包下了外滩一整层职场,实木的办公桌和真皮的员工椅,似乎很快就要开张了。

人少,但架不住事儿更少。

说实话,这份实习轻松得要命。每天基本上没事儿可做,最累的可能就是想想中午吃什么。没事儿就在职场观景台看看对面的陆家嘴,有次还看见楼下江边一艘写着“中国太保”的船起了火。

事实上,这个筹备组不仅仅是负责再保险公司的筹备工作,还有一家外国公司的并购项目,我们管这家公司叫G公司,做的是长期护理险。和G公司的沟通及帮着G公司做点市场分析,成为我为数不多的工作内容。

记得G公司有抵押贷款业务,当时我们两个实习生还讨论过这个业务,并论断G公司的“低首付”抵押贷款业务在中国没法弄,因为房价会一直涨老高了,房住不炒会坚持不动摇…

但才过了几年,楼市已大不相同。大不相同的,还有筹备组的预想。

看着前海再保险的批筹,大家都觉得胜利在望。但没想到,那个人的倒下,让筹备的时间无限拉长。牌照,不批了。再保险批不了,就无法筹备,自然也没有岗位。我也就只能把希望寄托在G公司中国业务的设立之上。

至于G公司的并购,则更是让我感受到什么是时代的洪流。

2016年中美两边已通过收购G公司议案的动议,但哪晓得不会讲“川普”的川普上了台,加拿大的小土豆也跟着闹了起来。G公司除了在美国经营,业务还遍布加拿大。要想实现并购,就要加拿大点头。但在“贸易战”之下,这些都被一刀切卡在门外。

同样被特朗普卡在门外的,还有我的转正。

G公司进不来,同样也不会有任何新增的岗位。尽管我们每两周就和G公司总部举行一次电话会议,老美高管们也来了筹备组很多次,但个人的努力在洪流之下,终究有点乏力。

想在筹备组留下来的想法,终究成为别人口中那个“计划很完美,但第一步就…”。

后来在圈内混了好多年后我明白了,无论是G公司的长期护理业务,还是那个筹备中的再保险,远远比我当初想得更复杂、更难搞。

2

-Insurance Today-

没在沪找到更好的工作

选择北上加入一家中小公司

其实还是有点后悔

在筹备组实习的时候,我也参加了不少校招。由于我只在券商研究所这些地方有过实习的经历,对待职业其实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一门心思想找个研究类的岗位,成为我的执念。

校招的Offer,拿了几个,但不算多。尽管我是一个喜欢时尚和生活方式的人,但对于优衣库、ECCO这些个和金融相比“土得掉渣”的实业,颇不感冒。更不消说优衣库管培生还得去店里叠三个月衣服,想想就是不可能的。

在上海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但好歹我是个愿意折腾的人,很快就把目光转向了北京。

一家国资背景的人身险公司给出了市场分析岗位,我也有惊无险地通过了面试拿到了offer,我不知道我在筹备组水得要死的实习经历起了多大作用。不过,面试过程让我觉得,和上海的孩子相比,北京的学生似乎并不那么热衷于实习。

其实我对那家公司的市场地位完全不了解,但起了做研究的扪心,加之也没啥其他好的选择。

我就这么来了保险行业,就这么来了北京。没什么特别的想法,人一辈子很多重要节骨眼,不都这么莫名其妙的过来了么。

对于上海人乃至很多南方人而言,北京,就是一个雾霾笼罩下的缺水缺菜少绿叶的苦寒之地。除非想不开,不会来这地儿。既来之则安之。来的第二天我立马去故宫给信仰充了一次值,打消后悔的想法。

不过,干了一段时候后,我还是有点后悔了。

对于一个在券商研究所卷惯了的人来说,一坐坐一天,吃完饭立马继续工作才是常态。反观这家保险公司,午休时间居然长达两个小时,让人无从是好。更要命的是,午休还要关灯,本来还不困,但一关灯,就困了。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这么咸鱼,无论是公司的经营还是个人的发展,都很难有起色。

事实也如此。

这家保险公司不仅缺乏一以贯之的战略,甚至还缺总裁,相当一段时间里只有一个临时负责人带着股东方派来的小伙伴们顶班,总精算师算是仅有的从保险行业招来的高管。

后来股权变动后,才总算是有了总裁,但战略却一直缺位。什么是战略?就是知道要干啥,并且知道怎么干。

但对于处在行业转型阶段的中小公司来说,就算是知道要干啥、怎么干,也常常会受到股东方、偿付能力、过往经营包袱的牵制而“干不了”。

至于保险公司的科技转型,则更让人大跌眼镜。在其他行业十年前已经完成的流程线上化,依旧被很多公司作为科技项目来宣传。甚至不少公司,请假等日常得不能再日常的流程,也依旧需要纸质审批…

如此环境,如此落后,实在是让人感慨,干不了。

回头想想,如果多一些其他行业的实习经历,或许我也不会那么执着于去做行业研究,或许也不会局限在金融这个阶段性夕阳的范式里。

但,开弓哪有回头箭。尽管牢骚偶尔会有,但我还是很享受研究类的工作,特别是这个过程,给人一种“发现的乐趣”。

只不过,恰好是在保险而已。也许有一天腻了,也会转向他方…

3

-Insurance Today-

坚持了六年的那个筹备组

洪流之下终成一场寂寞

化为水里的鱼儿游走

在我离开那家再保筹备组后,筹备组的L总和那位叫Jackie的台湾人又支撑了两三年。和2015-2016年那一大堆排队待批筹的项目组一样,无论是收购的G公司项目,还是筹备的再保险公司本身,都双双东流。

事实上,筹备组背后的金主,某地产公司,早已身陷囹圄。先出售了沪上小南门附近的一大片土地,又抛售了武汉的项目,甚至连长街上的商用楼宇也悉数挂牌。旗下金贵的银行和券商股权也旁落他人。在波云诡谲的大环境下,这家地产公司向金融集团的转型宣告失败。

这一幕,又是多少保险公司股东的映射?

摊子散了,筹备组的两位负责人也被迫离开。

Jackie之前在干什么,我其实不太了解,只晓得他早年在一家财险巨头的新加坡公司干了很多年。后来或许是看中了国内的机遇,跑了回来,但却未能打开职业发展的天花板。后来Jackie去了另一家世界级再保公司,便再无音讯。

至于我的老板,L总,入行也颇具随机性。L总是90年代末期的复旦物理系本硕高材生,本来想去造导弹,但不知怎的未能成行。临近毕业,听说一家英国再保险经纪想找一位中英文都在线的理科应届生,他便被校友推荐了过去,那是2004年左右,正逢我国加入WTO,开放,成为了那个时代的旋律。

可以说L总进入保险领域,多少也算是被时代的一阵风吹过来的。

再保险的巨灾模型,对于物理系出生的L总来说,不是什么麻烦的事儿。原瑞再中国区老大陈东辉在一篇回忆稿里也谈到,保险模型对于数学系的学生而言不算难。这算是个佐证。

在外资公司顺风顺水的L总,很快便升任Managing Director职衔。

Managing Director翻译过来叫“董事总经理”,但既不是董事也不是总经理,实质上是一个介于部门总和班子成员间的职衔,国内一些保险公司管这叫“总监”。

董事总经理,也是相当一部分中国人在外资公司的发展天花板。要想再往上走,几乎不可能。至于大掌柜,那得是正米字旗的老外。一些中国高管,哪怕是加入了外籍,也未能“转正”,要么在新加坡人之下,要么在德国人之下,做个小掌柜。

不过,L总不想就这么着了。琢磨琢磨着,风来了。

2014年起,国内保险市场迎来了一波扩张。无论是各界资本,还是各家高管,都盯着这个难得的风口。那时的保险牌照,就像在发牌。甚至给人感觉,几乎每个季度都有新公司成立一样,保费和代理人,也在“放开”的高呼声中一路前行。

但,2014年的“放开”终究不是2004年的“开放”。很快,这股风就变成了妖风,始作俑者也早已盖棺定论,留下一堆面面相觑的保险筹备组。没过多少年,筹备组也鸟兽作散,仿佛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和L总一样,那个时候期待“改命”的高管们,大部分都未能实现突破。即使那些成功升格的幸运儿,也纷纷退出前台…

时也命也。我不信命,可现实中到处能窥见命运的轨迹。

4

-Insurance Today-

虹口周小姐的侧影

从财险到投行再到代理人

是朋友圈中为数不多的样本

虹口的周小姐是我的同学,自沪上女子跑步大学毕业后,莫名其妙地进入了一家电力股东背景的财产险公司。

不过,过于养老的氛围让她度日如年。

很快,周小姐想明白了,不能就这么着了。下了决心,不但要把剩下的CPA考完,还要把司法考试考掉,去做一个精致的投行人。毕竟那时候的投行,还没有破除精英论。

出乎我意料的是,她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就搞定了剩下两门CPA考试,并通过了司法考试。我估摸着,印象中的她学习能力固然强,但上班了还能那么猛,只能说那家财险公司的氛围实在是太咸鱼了…

CPA和司法考试双证在手的周小姐终于如愿以偿,从这家中不溜秋的财险公司跳到了一家中不溜秋的投行,负责承做,后来又去干了一段时间IPO。投行的日子那当然是堪比电子厂三班倒的,薪酬水平当然也是财险公司比不起的。

但天生爱折腾的周小姐显然是个闲不住的主儿,爱扩列的她对人人头大的社交可谓游刃有余。

人脉,就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爱交朋友,不仅让周小姐在高铁上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也找到了事业的下一站。

说实话,我不知道她是从哪认识了她的保险领路人,居然下决心不干投行了,加入了上海一家保险公司的“家办”,卖保险去了。

周小姐去了哪家公司?既不是明亚,也不是友邦,但我感觉很合她的气质。毕竟相似的人才能相互吸引,有气质的公司才能广罗人才。

虽然在下决心卖保险之前,找我聊过,但说实话,我发现我给不了任何的建议,乃至一丁点想法。毕竟我完全卖不出一份保单。

但我比较肯定的是,周小姐那样的社交高手,应该不会差。卖保险几个月来,周小姐出了好几个20年期交的长险,还有些七七八八的健康险。

怎么说,不是很顺,但也算是迈出第一步了吧。

再说了,在2023、2024年这个节骨眼,一个新人卖点长期产品,很不容易。

从2019年的4.025%产品炒停售到2020年末重疾新规下的重疾险炒停售,再到2023年的3.5%产品炒停售,多多少少还是透支了很多客户需求。并且,在这个预期趋于保守的今天,客户需求又被进一步地压缩,面对长期主义和短期确定性,不少人选择了后者…

对于保险公司来说,要找到周小姐这样的优质白板,显然也要花费更多的心思、精力和钱。当然,更重要的是公司品牌得到代理人的认可。

不过,让人担忧的是,行业中能称得上品牌的公司,没有几家…

后记

我为啥还在干保险?

你该来干保险吗?

我为啥还在干保险?我喜欢保险吗?

其实我不喜欢。我只对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兴趣,只能说,目前保险行业还有问题,还有能解决的问题,仅此而已。

至于你,该来干保险吗?考虑考虑行业、公司和个人三个层面,或许思考才更有洞见。

对了,有人说:保险不是人干的,是人才干的。

我不同意。

如果一个行业只需要人才,那这个行业可能要玩儿完。很简单,去哪搞那么多人才?

记得《庆余年》中林相和范闲那段关于庆帝的对话。

“…高什么明,手段也就那样…你若掌握六部…你同样可以手段高明…”

同样的,你若早早入行,你也可以说“保险不是人干的,是人才干的”。

当前行业内约237家保险机构,包含人身险、财产险、再保险及保险资管公司。有200多家成立于2000年后,特别是2005年前后、2015年前后这两个窗口期。

大量新公司的成立,释放了巨量招聘需求。不少在大公司担任处长的精算人员,在市场求贤若渴的需求下,摇身一变即可在而立之年出任总精算师,位列班子成员。

甚至一位现已清盘、闭麦的网红基金经理多年前吐槽。

“我之前在P公司做精算,但感觉精算上升很慢,就去央财读了个硕士,看能不能转转行。结果哪晓得,没一年多,批了一堆保险公司,我的那些大头兵同事,跳新公司去,基本就能升好几级…读完硕士,我最后还是回到了保险公司…不过好的是,找机会转去了投资口”

再看看今天,近30家处于风险处置阶段的保险公司、相对较低的保费增速、纷纷取消的Head Count、寥寥无几的校招、离职后不再补充人员的内勤岗位…似乎保险公司对人员的需求没有那么强烈了。

不过,如果行业中的各种“规划师”,也算是增量职位的话,那其实也还蛮多的。

从金融规划师、健康规划师、养老规划师再到听起来有点离谱的幸福规划师、金融生活规划师…以及一场场关于这些“规划师”的直播,似乎一扫行业困顿…

还好的是,经济仍旧在发展,作为GDP业务的寿险也还能慢慢玩下去,颇具场景趣味的健康险和新能源车险也还未走出一个真正的主升浪。

但是,像过去金融、地产和互联网那样集中爆发式的发展,可能性不是很大了,一个“缓释”的朝阳行业,或许更匹配乌托邦式的保险人设:和时间做朋友,坚持长期主义。

说了那么多,一言以蔽之:暴富没戏,细水倒可长流。

所以,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没有答案。你还愿意来干保险吗?还愿意继续待在保险行业吗?

【今日保】已进驻以下媒体平台

今日头条 | 百度百家 | 腾讯企鹅号 | 新浪微博

和讯名家 | 金融界 | 东方财富 | 雪球 | 搜狐号

大鱼号 | 野马财经 | 网易号 | 知乎 | 一点资讯

抖音 | 微信视频 | 爱奇艺 | B站 | 快手 | 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