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发于“单仁行”公号,订阅“单仁行”公号

从企业家的角度探究商业本质

01

今天特别想跟大家聊聊前几天发生的几个事。

尽管我们都知道今天的信息传播非常发达,任何事都可以通过视频内容快速、直观的传递我们手机上,哪怕是万里之外海外的突发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我发现,

这个世界的“信息差”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但“认知差”却像一道深深的沟壑一样,依旧存在着。

这其实是企业在今天营销当中,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地方。

我们要解决的不只是信息差,更是认知差

02

为什么这么说?

前两天跟企业家聊天的时候,有同学就问我,美股是不是马上就要崩了,不能投资了?

我以为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然后同学告诉我说,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股票突然下跌了99.97%,都上热搜了,很多人都在震惊和不解,说美股马上要崩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开始我一愣,首先信息传播的速度确实非常快,伯克希尔股票刚出问题没多久,我就在短视频上刷到了这条新闻。

但是,没把它当回事,我还在想,这有什么值得讨论的,伯克希尔A股崩了,但B股还是正常价格,很明显这是一次技术故障。

然后我跟同学一说,同学一愣,问我,什么?伯克希尔还有B股?

我也纳闷了,我说你投了那么多钱投资美股,你都不知道伯克希尔还有B股?

其实,早在1996年,伯克希尔就发行了B股,当时一股伯克希尔A股可以转换成30股B,但B股不能转换成A股,到了2010年的时候,巴菲特再一次拆分B股,A跟B的兑换比例是1:1500。

为什么要另外发行B股?

原因是因为巴菲特和芒格不希望有人进来炒自己的股票,也不想要太多为了赚钱套利的股东,他们想要的是认同公司价值,了解公司经营的人,所以伯克希尔在1967年之后就再也不分红了。

随着伯克希尔股价越来越高,虽然大家都知道这是个好公司,但一般人买不起。

当时市场上就出现了一种情况,有人专门成立了机构,你不是买不起吗?我就把大家的钱汇聚起来,专门买伯克希尔,然后我就在里面收手续费和收益分成,这就是明摆着空手套白狼的套利了,是不是跟某些所谓的明星基金差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在1995年的致股东信当中,巴菲特和芒格就决定发行B股,巴菲特甚至很诚实的说,我的股价不便宜,我自己都不会买,而且公司的规模是有限制的,不能无限扩张,永远增长,我不能欺骗投资者,也不想损害公司的信誉和品牌,所以,我发行少部分B股,方便小额投资者,以及有股票捐赠需求的A股持有人。

如果大家知道这些背后的信息,有自己的认知,其实就很容易就能分辨出这些新闻的价值。

但很遗憾,没有人会去解释这些背后的逻辑,以至于什么“美股崩了、巴菲特没了”。

类似的还有6月6号胖东来董事长于东来说自己得了胃癌,然后这条新闻上了热搜,这个事其实也是半真半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初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也纳闷了,因为我们刚好在写胖东来对永辉、步步高的调整,于东来这段时间都在紧密的主导两家巨头企业的销售变革,怎么突然说自己得了重病?

后来一查,于东来确实有过一段重病的时期,但时间还是在2011年左右,于东来在直播中讲出这件事的切片时间是2022年。

所以,这个新闻纯粹就是拼接剪辑出来的,我都不知道为什么有些专业媒体在转发这条消息的时候,连求证都不去求证一下。

但好在它没什么坏的影响,我们企业家确实要注意自己的身体。

所以,大家其实可以发现,这个世界的信息差因为新的传播技术、因为视频的内容效率确实被缩短了,但认知差永远都会存在。

对企业来说,这其实就是在今天营销当中,一个重要的方向。

03

举个例子,在前不久,有一位河南做水溶肥的学员企业向我咨询,他们本来大部分产品是卖给经销商、零售商,但今天企业的客户结构中,种植户的数量越来越多,数量超过3000家,整体的业务贡献量占比到了4成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他们就想通过短视频直播的方式,一方面留住这些种植户,另一方面去吸引更多的种植户进来,但他并不知道该以一个什么样的方向去做?我每天要发什么内容?我怎么打广告,还是跟原来经销商那样去进行推广?

这些问题让他很头疼,我跟他这么分析。

首先第一点,我们站在厂家的角度去想,我肯定希望直供的比例越高越好。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直供的对象种植户,他们是源头的使用者和消费者,他们能够直观感受到产品的好处,所以会有更好的粘度和忠诚度,只有用户才会对品牌有忠诚度可言,经销商的忠诚度要弱很多,除非是独家代理,他就只卖你一家的,要不然他们代理多家产品,那肯定更在意你能给他多少利润空间。

当然,我们要的种植户是需要有一定的体量,不能去影响我的价格体系,牵扯太多的精力。

第二点,我们做什么账号,讲什么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对于经销商和种植户来说,大家关注的点是不一样的,在做的时候,我们肯定要把两者区分开来。

原本的业务体系侧重于经销商,那我们就不去做太多变动,我们继续去赋能他们,帮助他们卖好。

但对于种植户来说,我在内容上就有要区分,我不能站在我的角度去泛泛的讲,我的产品这个也能用,那个也不错。

那我们其实跟别人没什么区别,就像今天各种营销号一样,我就是来回搬运新闻,我没有讲清楚我有什么价值,这样的账号不仅是多如牛毛,而且普遍做不长久。

我们其实可以看到一点,今天已经有超过3000家种植户愿意去选我,这就代表他们愿意接受我们的产品,认为我们是有价值的。

那我们要讲什么样的内容,其实就取决于我们的客户群体,我们要对他们去做分析,他们都是种什么的?我还要去跟进他们的种植状态,再去思考,在每个阶段,我的产品起到了什么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为对用户来说,他种葡萄跟种百香果是不一样的,种百香果和种大葱又是不一样的,他不仅是关注自己种植的品类,还会关注效果,我怎么让我的产量变高,口感变得更好?

那这个时候对我们来说,我们要服务的不是简单的产品信息,而是要考虑用户的认知。

我们要把自己专业的知识,根据客户的种类,挑选一些行业和品类深入做下去。

比如说我可以专门针对大葱、百香果、葡萄、柑橘,针对某个品类专门开一个账号,再根据这些品类的不同阶段做合集,把产品植入到里面去,我们还可以请到一些专业大学的老师教授来做背书。

比如在一开始发芽、长叶、开花、结果的时候,科学的种植方法是什么,需要用到哪些辅助的产品,有什么效果?

这样就对用户来说,他一方面收获了专业的知识,减少了他的认知差距,另一方面也了解我们家做这个业务做得多深,做得有多全面。

当更多的种植户慢慢被我们的内容所吸引过来,然后逐步沉淀的时候,他们的心态就不一样了,就更可能主动去相信我们,认可我们,这就和我们去主动推销完全不一样。

同时,我们账号的精准度也会越来越高,吸引过来的用户也会逐渐变得更加精准,我们后续就可以进行私域的经营,不断去提升复购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的世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随着短视频走进大众,信息差越来越被缩短了,那些利用信息差赚钱的企业会越来越难过。

但认知差永远都会存在,那些去磨平信息差,提供更有价值的专业内容和认知的企业,我相信未来一定会活得越来越好。

| 罗英凡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