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融媒体中心记者:骆余梦 龙丹 李朝杏 摄影报道

通讯员:杨翠萍

2024年登顶珠峰山友“勇攀高峰 ”分享会“逐梦辉煌”柳州行活动今天上午(6月12日)在融安县第二中学举行,十多位珠峰山友齐聚融安,与大家分享攀登珠峰心路历程,激励大家勇于挑战,敢于战胜艰难险阻。融安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曾凡旺,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宛潞,副县长陶媚参加活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2日,在融安县第二中学拍摄的2024年登顶珠峰山友会活动现场。(骆余梦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2日,珠峰山友和融安县领导来到县第二中学。(骆余梦 摄)

当天上午,融安县第二中学的师生们以舞龙、醒狮、抛绣球、跳竹竿舞等极具民族特色的方式欢迎勇士们的到来,珠峰山友们一边欣赏表演,一边经过师生们的“重重考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2日,融安县第二中学的师生热烈欢迎珠峰山友的到来。(骆余梦 摄)

珠峰山友们刚走进阶梯教室,现场的师生、运动爱好者以雷鸣般的掌声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2日,在融安县第二中学拍 摄的2024年登顶珠峰山友会活动现场。 (骆余梦 摄)

珠峰山友们一一分享了他们登顶珠峰背后的故事,现场观众认真聆听,积极参与互动。“手机在珠峰峰顶上有信号吗?在珠峰上手机没电了怎么办?”“登一次珠峰要花多少钱?”“在珠峰上,需要方便怎么办?”等一系列犀利问题,现场气氛非常热烈,珠峰山友直呼“小朋友们的问题才是最实在,最贴近生活的”,他们结合亲身经历,用幽默的语言作答,妙语连珠,引起大家的广泛兴趣,也让现场观众意犹未尽,收获满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2日,在融安县第二中学拍 摄的2024年登顶珠峰山友会活动现场。 (骆余梦 摄)

珠峰山友们还向融安县第二中学捐赠了相关的书籍著作。此次捐赠的3部书籍,分别是扎西次仁所著的《喜马拉雅之子》,熊敏江所著的《缘近缘进》,以及刘政所著的《巅峰之恋》。三本书籍图文并茂,记录了3名登山勇士经历的,动人心魄的登山历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2日,珠峰攀登者向融安县第二中学师生赠书。(骆余梦 摄)

“听了他们的故事,我非常激动,登顶珠峰会遇到风暴、雪崩等自然灾害,但是在环境恶劣的情况下,依然有人突破重重困难登顶珠峰,我非常的佩服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也要学习他们勇攀高峰的精神,困难不退缩。”融安县第二实验小学毛晨骅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2日,在融安县第二中学拍 摄的2024年登顶珠峰山友会活动现场。 (骆余梦 摄)

“我们非常高兴,这次登顶珠峰山友分享会在我们学校举行,相信孩子们通过聆听这个分享会,一定会激励他们要有克服困难的精神,勇攀高峰的精神。希望孩子们攀登永不止步,精神薪火相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勇于攀登,实现自我超越,遇见更好的自己。”融安第二中学校长杨丽洁说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2日,2024年登顶珠峰山友会活动上参与者合影留念。(骆余梦 摄)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山峰,一直以来都是探险家心中的圣地,它不仅仅只是一座山,更是一个梦想,一种生命极限的挑战。攀登珠峰受地理条件、气象条件和多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成功登顶的概率极低。可以说,每一个成功登顶珠峰的攀登者,都是英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2日拍摄的融安县第二中学课间活动现场。 (杨翠萍 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2日,在融安县第二中学,珠峰山友了解融安县特色产业等相关信息。(骆余梦 摄)

分享会期间,他们还参观了融安县第二中学特色课外活动项目,并当起学生,向他们的“小老师”学习高杆抛绣球、背篓接绣球等民族体育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1日,2024年登顶珠峰山友到石门仙湖AAAA级景区考察,并合影留念。(骆余梦 摄)

6月11日,登顶珠峰山友们还前往位于大良镇的融安县石门仙湖AAAA级景区实地考察,感受卡斯特地貌的独特景观和雄奇秀丽的山水,珠峰山友们纷纷点赞融安。

★本条微信为“融安县融媒体中心”出品,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和署名!

值班总编:滕以洪值班校对:韦 琳

责任编辑:郑思敏责任校对:蒙艺曦

责任监制:莫意春

爆料、投稿、合作、领奖、咨询

联系电话: 8137886

图6:6月12日上午,融安县第二中学的师生以热烈的仪式欢迎珠峰山友的到来。(骆余梦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