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日喀则军分区政委王电强

访日喀则军分区政委王电强

杨星火

杨星火

  • (1985年8月6日)

点击进入:上篇

点击进入:中篇

点击进入:下篇,一上查果拉

点击进入:下篇,二上查果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篇,三、四、五、六次上查果拉

1984年2月份,快过年了。日喀则军分区党委决定:党委主要成员在大年三十、初一、初二、初三等日子,分头到边防前哨与指战员们一同过年。嘎玛司令去乃堆拉;李家华副政委去三团;李顺喜、邓增去五团;阿达到七团;我(王电强)去岗巴营。

可是计划不如变化快,春节前半个月,我因感冒发高烧,住进了医院输液。春节前夕,医生要我在医院过年。我说:“军分区首长都要下边防连队过年,我怎能住在医院里吗?我要去那风雪茫茫的雪山上,向边防部队指战员们拜年!”我坚决要求出了院。

春节前夕,我第三次上查果拉连队。我带上爱人从成都带来的20斤广柑、橘子,还有藏族朋友送我的8斤酥油和我对边防战士的爱心,来到了查果拉山下的丁嘎,高原红色边防队的队部。此时,查果拉山顶上的加强排已撤下来了。连队积20多年的经验,每年12月以后,查果拉山后的国境线上,大雪封山,鸟儿也飞不过来,何论虎狼?

大年三十的晚上,窗外大雪纷飞。高原红色边防队的饭堂,被布置成春节联欢晚会会场。发电机轰轰的响着,送来金色的灯光。“振兴查果拉,让雪山红旗更光彩夺目”的横幅,格外醒目。

晚会开始前,我分给战士们每人一个广柑或橘子,战士们欣喜地看着,都舍不得吃。我看了看会场,又看了看那些没人吃的橘子和广柑,我故作严肃的对战士们说:“现在,我给你们每人一个任务:就是把你面前的柑橘彻底消灭光!”

场上响起了欢笑声。全体查果拉战士,愉快地完成了我交给的任务。

几个藏族战士打了酥油茶,席地盘腿坐成一圈。他们先倒一碗热腾腾的酥油茶,高高举起敬我,我接过这碗满当当的酥油茶,一饮而尽!藏族战士们欢呼起来,“扎西德勒”!接着大家都美滋滋的喝起了酥油茶。

另外,过年之前岗巴营各单位给查果拉哨所送来了年货,以资鼓励查果拉的战士:二连送的是冻猪肉;三连送的是汤元粉、两袋土豆;营部干部捐款买了一台缝纫机;岗巴人武部用大车拉的牛(羊)粪,分给各班可烤火三天;边防检查站上去一名参谋,给每个战士照了两张照片。

春节晚会节目丰富,首先,大家合唱歌曲《鲜花献给查果拉》。然后各班轮流表演一个节目。有的朗诵诗,有的唱家乡戏曲或小调。几个藏族战士,放开手脚,跳起了藏族歌庄,把晚会推向高潮。

这时,苏海河指导员带头喊道:“欢迎王政委来一个,好不好?”

“ 好!战士们齐声欢呼着:“王政委来一个!”

我站起来坦诚地说:“我不会唱歌。今晚,我给大家讲一个我进军西藏途中的一件真实事情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会场上的人,竖起了耳朵,鸦雀无声。

“那是1950年,我们徒步进军西藏时,没有公路,运输很困难。所有物资靠人背、牦牛托运。主副食供应不上,部队指战员就挖野菜、捉地老鼠来充饥。有一天,我们行军走了20多里路,走到了德格。我肚子里空空的,饿极了。我就从挎包里掏出一块白色的绸子,这是我从四川带来的,准备必要时做成哈达,献给藏族群众。我把这块白绸子,悄悄地给了过路的商人,换了两斤糌粑,分给班里的人吃了……进军守则有一条,不许个人向老百姓买粮,我违反了纪律,作了深刻的检讨……”

晚会结束后,有人问我,为什么在春节晚会上,不讲自己“过五关斩六将”的功劳,却讲自己犯的错误?我笑了笑说:“发扬光荣传统,守纪律是很重要的一条。讲讲我的亲身经历和教训,让驻守在边防前哨的战士们加强纪律性,会更实际,更好些。”

我第四次上查果拉,是帮助查果拉边防连队建立荣誉室,学习室、游艺室,美化环境。我建议,把查果拉战士的一些名言,警句,制成标语牌。让战士们用自己的语言教育自己。其中,第一代查果拉战士庞方伦的诗:“不恋故乡景色艳,愿与雪山共百年”成为最鼓舞人心的标语牌。

用典型指导一般,是我军传统的工作方法。

我第五次上查果拉哨所,带来了亚东方向几个边防哨的领导来参观查果拉的荣誉室,学习室,游艺室,环境美化和生活改善等。我对各边防哨的领导说:“查果拉边防队是我区海拔最高,条件最差的边防队,查果拉连队能作到的,其它边防队、哨所都应该作到。在参观查果拉的“三菜一汤”时,我再次提出:“该让战士们吃的一定要让战士吃到嘴里;该发给战士们的物品,一定要发到战士们手中,严禁开小灶,化公为私。

亚东方向的边防队、哨所,向查果拉学习,很快就出成效。各哨所纷纷建立起荣誉室、学习室、游艺室,美化环境,生活也得到改善。乃堆拉哨所的文化生活搞得格外活跃。他们在离外国哨所只有三十米的边防前线,建起荣誉室、学习室、游艺室。组织了战士演出队、球队、集邮小组、函授大学学习班。他们把乃堆拉山上的杜鹃花、塔黄等移到哨所里来,把哨所美化成花园。

乃堆拉哨所后来居上,大大鼓舞了日喀则军分区各连队指战员们的士气。

我第六次上查果拉哨所,是号召查果拉指战员们向乃堆拉指战员学习。我决定,把查果拉哨所和乃堆拉哨所结成互帮互学的对子。瞧,一个是海拔最高的哨所,一个是离外国驻军最近的哨所。两个哨所结为友邻兄弟单位,各家互送一面锦旗,互相学习。乃堆拉文艺演出队,在查果拉山上还表演了小节目,副教导员唱了陕北民歌,我讲了话,六团政治部主任、一名副政委也参加了“结对子”会议。这两个哨所互相促进,工作越搞越好。他们的成果,对日喀则军分区所有的边防前哨,都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这一年,日喀则边防建设出现了崭新面貌。查果拉边防队和乃堆拉边防队,双双被西藏军区评为边防建设先进连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 作者简介: 

杨星火:四川省威远县人。1925年生。国立中央大学化工系毕业。1949年5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随十八军进藏。曾参加修筑川藏公路、平息西藏叛乱和民主改革、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边防建设等。在西藏工作20年。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军旅诗人。

后期整理:刘光福、雪松

作者:杨星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作者:杨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