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时完整履行生效法律文书

是每一名当事人应尽的法律义务

与不少失信被执行人相比

今天故事的主角小王

用他的诚信坚守

感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他说|哪怕历时6年,法院的判决,我也一定不折不扣履行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他说|哪怕历时6年,法院的判决,我也一定不折不扣履行到位

(当事人声音经过处理)

意外车祸让小伙成了被执行人

2018年6月的一个傍晚,29岁的小王驾驶的车辆在左拐时不小心撞倒了骑着电瓶车的张先生,造成张先生骨折。经交警部门认定,小王负该事故全部责任。在张先生治疗期间,小王主动垫付了一万多元。后经昆山市人民法院判决,小王还需支付赔偿款近八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案件生效后,小王与张先生积极沟通,表示他虽然打工收入有限,但一定会按照法院判决的结果,慢慢把钱还上。后来,张先生也面临经济困难,为了一次性获得赔偿款,无奈之下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执行法官初步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召集双方来法院面谈,把小王一时难以还款的客观困难和张先生的现实需要均一一释明,最终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自2020年1月至2021年11月每月分期还款,如不按期履行,小王承担违约金5000元,与未还款金额一并强制执行。

亲人患病让还款难上加难

正当小王按照和解协议每月按时还款时,从小带大小王的奶奶不幸身患重病,原本用来还款的钱只能先用于治疗。但张先生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因这场车祸无法外出就业增收,不能按时收到款也急了,遂向法院申请恢复执行。

执行法官准备联系小王,结果两次电话都未打通。

正当执行法官一筹莫展时

收到了这样一条信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了解到具体情况后,执行法官秉持公正司法与善意文明相融合的理念,将小王的难处转达给了张先生。

“他其实是很诚信的人,但我也是逼不得已,请法官多谅解。”张先生对于小王的遭遇也深表同情。执行法官也将张先生的无奈告知了小王,并引导其要诚信履约,努力克服困难,不要辜负这份难得的信任。受到法官的鼓励后,小王表示自己一定把钱给还上。

努力工作就为践行诺言

照顾好奶奶的同时,小王开始了“斜杠”般的打工模式。快递小哥、外卖骑手、饭店服务员......每天连轴转,工作单位的领导、同事都很好奇小王为啥这么拼。

对于这些,只有小王自己明白,唯有努力拼搏才能早日把这笔款还完。就这样,张先生陆续收到小王的赔偿款,二人之间的关系也在慢慢发生了改变,信任和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深。“要不你来我们厂工作吧,比你现在稳定一点呢!”他们之间仿佛已经不再是执行案件的双方当事人,而是一对相处多年的老友一样。

今年3月27日,执行法官收到张先生寄来的谅解书。小王已经全额还清了债务,其对小王之前未按期履行和解协议的行为表示谅解,申请结案。

0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没过多久,小王专程从外地赶到了昆山,“你不用特地跑一趟了,我们已收到申请人的谅解书,会尽快处理的。”执行法官赶忙解释道。“这个长达6年的案子对于我来讲,是一个特别的人生经历,我还是想亲自来法院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申请人对于你的担当表示敬佩,这个过程很艰难,不过最终你还是挺过来了。你的未来还有无限可能,希望你今后越来越顺利!”

“之前有时候真的挺不过去了。现在案子终于结了,我再苦再累也无所谓了,因为这场事故,我也多了一个朋友。从小到大,奶奶总教育我做人要有良心。不管怎样,这个案子一结,我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可以放下了,也感谢法院,在这段时间给予我的鼓励和肯定。”此时的小王还有些拘谨、羞涩。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

来源:昆山市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