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队0-1不敌韩国队,凭借新加坡队的助力惊险进军18强赛。9月5日,中国队将在世预赛18强赛中踏上新征程。在本届国家队的比赛来看,中国队在防守端实物不断。3个月的时间对于中国队来说,需要恶补的功课实在是太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腰“隐形”,李可的表现让人失望

事实上,自从郑智退役之后,中国队的后腰位置一直就缺乏可靠的人选。即便是归化国脚李可,也没有达到在中场能够和对手“缠斗”的战术效果。在对阵泰国队的第一回合比赛中,李可在对方反击时也没有起到应有的拦阻效果。至于王上源,他在36强中的表现被证明自己只能在国家队做替补,打不了主力。国足在36强比赛中的绝大多数进球,都和后腰的失误有很大关系。没有后腰保护,让中国队的后卫线一次次面对对手的直塞和远射。相比于后卫线球员的能力退化,没有一个优秀的“加图索”式的后腰,才是国足屡屡丢球的关键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攻防转换中思想松懈,这是国足的大问题

在进攻和防守中,中国队往往会在一次进攻完结之后思想出现松懈,被对手抓住机会完成进球。对阵泰国队的第一回合比赛,中国队的丢球源自本队进攻没能取得进球之后对手的快速反击,而在对阵新加坡的第二回合比赛中,国足在取得1-0的领先之后,全队还没有从进球的兴奋中回过神来,新加坡队就打出了快速反击,刘洋在面对对手的最后一击时完全丢了防守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边后卫和中后卫的衔接处,是国足防守的薄弱点

在对阵泰国,韩国队的比赛中,国足的边后卫和中后卫之间的衔接处,是对手直塞和突破的重点区域。伊万科维奇想用蒋光太作为边后卫的想法,最终被认为是败招。两个边后卫在比赛中都存在严重的“等球”情况,无球跑动意识不足,进攻中不敢大胆压上展开,防守中则因为始终盯着球,很容易被对手利用节奏变化完成摆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盯人不紧,这是历代国足的老问题

中国队的防守一直存在“盯球不盯人”的问题。这是历代国足传下来的老毛病了。具体的可以看一看泰国队对阵中国队首回合比赛的丢球,几乎是攻防转换精神不集中,后腰保护不力,以及盯球不盯人问题的集中爆发。

距离18强赛还有3个月就要开始了,中国队要想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难度真心有点大,后防线真的还需要“补课”。这里必须多说一句,伊万科维奇那个单后腰的站位,真的不能再做尝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