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北京看长城,像经历了一次完全非弹性碰撞——见了,就再不愿分开。

爬长城的过程,是怦然心动。北京以明长城居多,无限风光在险峰。非专业人士,爬陡坡需要手脚并用,考验心肺耐力。

站在长城上,见识了什么是情有独钟。一瓶浓茶,俩馒头,考古工作者的午餐很将就。但他们盯着记者的脚却一点不含糊:“那片土不能踩!”一抔长城土,在他们眼中都是宝。

修长城的师傅背着两块见方的长城砖,十几级台阶走了两三分钟,被汗浸湿的衣服紧紧贴着后背。问他累不累?摆摆手不说话,只是笑。半天憋出一句:“修长城,多光荣!”

长城脚下的人们,在漫长的岁月里,用行动书写一往情深。

刘红岩,每天走几十里山路巡护长城。她说:“长城护卫过祖辈,现在我要守护长城。”

石峡村村民梅景田,80岁的保护长城志愿者。他的电动助力车上挂了块牌子,上面手写着“守护长城”。

把家搬到长城脚下的外国人、九眼楼长城景区的小学生讲解员、到长城找灵感的网络达人……诚然,长城不再年轻,但远未老去,它与当下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