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魏峰

责编|张晶

通讯员|厦公宣

正文共2554个字,预计阅读需13分钟▼

近年来,福建省厦门市公安局灌口派出所始终将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与弘扬传承清洲“亮灯”精神相结合,进一步擦亮“亮灯警务”品牌。

灌口派出所连续6年获评“全省执法示范单位”,连续两届获评“全省优秀公安基层单位”,培育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陈清洲、“全国最美基层民警”林志兴等一批先进典型。2023年11月,灌口派出所被公安部命名为全国第三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

近邻守望,让群众有依靠

“老人家,你家住哪儿?孩子电话有吗……”

2023年10月21日,灌口派出所群防群治队伍“安仁铁卫”在辖区三社村附近发现一位疑似走失的老人。几经询问,老人也没说清楚家的具体位置,“安仁铁卫”立即上报给了派出所。

“她是住在三社村的曾阿婆,10月初她儿子刚把她从江西老家接来……”见到老人,灌口派出所社区民警江沅林立即认出来。原来,曾女士今年82岁,患有阿尔兹海默症,刚到厦门没多久就曾走失过。当得知这一情况后,灌口派出所就将其信息列入易走失人员“电子花名册”。

出来散步、买菜,却忘了回家路……针对这些易走失的老人,灌口派出所建立了易走失人员“电子花名册”,内容包括照片、基本信息、家人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等。“如果再次遇到老人走失报警,民警可以根据‘电子花名册’上登记的信息快速查找,帮助走失老人尽快回家。”江沅林介绍。

灌口镇古称“安仁里”,灌口派出所将“安仁”二字作为自己的警营文化——“安”是人民警察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仁”是中国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诉求,是对人民警察素养的要求。

灌口镇辖区面积70.2平方公里,实有人口19万余人。为了当好基层治安工作的组织者,灌口派出所深化警网融合、社会共治的基层治理模式,推动所长、社区民警100%进镇、村班子,将社区民警“第二张办公桌”前置到社区,建立警情通报联动机制,以党员民警的全方位下沉拉近警民距离,确保社会治理的重心转移到哪里,党员就到哪里。

田头村位置偏远,村里留守老人、儿童多。社区民警张羽净发挥女民警心细、有亲和力的优势,走门串户、服务群众,村里的群众总说她就像自己闺女一样,遇到大大小小的事,都愿意找她帮忙。

为了更好服务群众,张羽净依托“1+3+N”警务联勤机制,组织驻村辅警和治保会人员、网格员、保安员等各方社会力量,不断建强自己的社区警务团队,通过警网融合,规范履职,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当一天民警,就要用心服务好百姓一天。”作为陈清洲的徒弟,张羽净爱民为民的服务精神得到辖区广大群众认可。如今,爱民、卫民、安民、护民、利民、暖民六盏“百姓灯”在灌口派出所大门围墙上格外醒目。越来越多的“陈清洲式民警”在这里成长,将群众装在心里,积极创新和生动实践着“亮灯警务”。

多元调解,让矛盾不出村

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灌口派出所“亮灯警务”的主要职能,也是派出所主要职责所在。

灌口派出所通过织密矛盾纠纷排查网和矛盾纠纷化解网,建强警企联调室、商业街联调室等“五类阵地”,形成“人、时、空”三维一体全流程工作模式,实现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从“苗头”到“源头”,调解力量从“牵头”到“多头”,跟踪问效从“开头”到“回头”,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2023年5月,70多岁的彭女士与儿媳闹矛盾,这一情况很快被通报到“公亲”组织,村里已退休的老书记马上到场,将彭女士和其儿媳请到“公亲堂”喝茶。老书记从家长里短聊起,慢慢将两人情感拉到一起,最后婆媳和好如初。为表谢意,当天彭女士还做了许多小吃送到“公亲堂”分给大家吃。

所谓“公亲”,就是调解人、和事佬的意思,“公亲堂”就是一间调解室。“在村里,像这样的矛盾纠纷屡见不鲜。”2022年,江沅林发挥闽南文化独特影响力,在深青古驿站创建“公亲堂”,让热心、有威望、有能力的群众参加社会治理。在他的带领下,已招募7名“公亲”参与化解矛盾纠纷。“现在,‘公亲堂’在当地家喻户晓,已成为服务村民、主持公道、解决问题的重要阵地。”江沅林说。

此外,灌口派出所坚持实施主动警务、预防警务,增强基层社会治理的动力和活力,以“源头预防、就地化解”为重点,推动联调联处、源头化解。今年以来,灌口派出所共受理矛盾纠纷297起,成功调解295起,成功率达99.3%。

热心为民,让守护全方位

清晨,灌口菜市场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店铺招牌整齐划一、道路洁净宽敞,商户诚信经营、市场规范有序……处处是浓浓的人间烟火气息。

灌口菜市场是厦门岛外最大的菜市场,人员流动每日上万人,有几百商户,如何让反诈宣传立体式、多元化,全民反诈入脑入心?“枫桥经验”的精髓所在给出了答案:发动和依靠群众。在“亮灯警务”的影响下,灌口派出所辖区热心群众纷纷加入进来,灌口菜市场的“反诈大妈”就是在这种情形下成立的,30多名年龄40岁到50岁间的菜摊摊主,定期对同行和买菜居民开展反诈宣传。

2023年春节期间,辖区一工地负责食堂的男士准备买菜回去给工人做团圆饭,在“反诈大妈”阿春(化名)摊位前买菜时,突然接起了电话。凭着几句对答,阿春敏锐地听到了“包裹异常”“要赔付”等关键字眼。待对方挂了电话准备扫码时,阿春赶紧问了几句,并介绍了常见的冒充客服诈骗。果不其然,听完阿春的介绍,对方称刚才的电话就是说“寄往老家的包裹出现异常,可能因丢失需要赔付”。阿春马上联系派出所,确认是诈骗电话后,对方连声对阿春表示感谢。

“我们这群大妈可不简单,边卖菜边做反诈宣传。”菜市场上卖“海蛎炸”的陈女士自信地说,她们卖完菜后,还自主到其他摊位进行反诈宣传。据悉,“反诈大妈”成立以来,该区域未发生过一起诈骗案件。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近年来,灌口派出所先后组建“百店联盟”“最暖房东”“暴走队”“个协志愿者队”等16支群防群治队伍,并在核心城区组建了以企业、商圈、物业保安为主要力量的“安仁铁卫”37支,共同参与“五防”安全宣传、矛盾纠纷化解、安全隐患排查、公共秩序维护、应急事件处置等工作,通过他们“下沉打捞”社情民意,快速提供信息,精准解决需求,高效化解矛盾。

爱群众“有温度”、化纠纷“无止境”、办实事“无条件”,灌口派出所始终抓好为民利民“赢心”工程,朝着打造人民满意公安派出所目标不断前进,让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地开花,让群众放心、舒心、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