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人经常念叨一句话“寒门难出贵子”,理由是寒门的家庭经济状况一般都比较困难,没有办法给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机会。

寒门的家长受教育水平也普遍较低,社交圈子狭窄,也反映出现在教育资源的不平等现象,其实这句话是错误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政府、个人和各高校都建立比较完善的资助体系,只要学子有坚定的信念,再加上不懈的努力,就能实现自己的梦想,“搬砖男孩”林万东就是一个例子。

当年高考713分,却称上清华不如搬砖,在各方面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学业。那么如今多年过去了,他现在过得咋样了呢?

山村里飞出的凤凰

2000年,林万东出生在云南省宣威市阿都乡,这个地方是国家贫困乡之一,林万东一家就是这个不为人知的小山村中的一个普通家庭。

他排行老二,上面有个姐姐、下面有个弟弟,一家五口过着平淡的生活。

天有不测风云,林父在盖房子的过程中不慎摔伤,后又因为突发脑梗不能再干体力活,家庭的重担就落在林母的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家境贫困,但林家父母却非常有远见,对于孩子们的学习异常重视,孩子们也不负期望先后考上理想学府。

为了维持家庭经济状况,身材瘦小的林母和男人一样在工地上打工,短短几个月就瘦了三十多斤,即便如此也没有要求孩子们辍学赚钱,反而鼓励他们继续努力上学,并拼尽全力给予经济支持。

林母深知,对于山村里的孩子来说学习是唯一的捷径,林万东姐弟三人也非常理解母亲,将母亲的教育都记在心里,学习之余都会帮着母亲分担家庭重担。

林父也将林母的辛苦看在眼里,感觉自己也帮不上什么忙,曾私下跟她说咱家穷,只供一个考上大学就可以了。

但林母却认为,只要孩子们学习好、自己争气,就是拼尽全力也要供他们上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从来不在孩子们面前说自己有多辛苦,其实姐弟三人也知道,父母不想让他们背负沉重的压力......

2019年林万东迎来人生的高考,作为第一个迈出考场的学生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当媒体询问他时,他却说上清华还不如去搬砖。

这个言论当即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人们不禁纳闷他是谁,怎么会认为清华比搬砖更重要?当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送到时,人民才知道原来他是当地的高考状元,成绩高达713分。

很快记者就前去家里采访,而那个时候他正在工地搬砖,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大多数的网民意识到林万东是一个自强不息的孩子。

当然,也有一些无聊的人冷嘲热讽,说这样的家庭即使考上清华也没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论是正面的言论,还是负面的评价,林万东并不知道,他还陷入要不要读大学的纠结里。

觉得去北京上学的话,学费、生活费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自己不上大学,就能早点赚钱补贴家用。对于儿子的这个想法,林母并不同意,召集家里人一直劝他才肯继续读书。

暑假期间林万东没有休息,而是一直在工地搬砖,觉得只要自己多赚一分钱,母亲就少辛苦一分。同年8月底,林万东终于踏进清华大学的校门,就读于机械系。

清华大学的校长邱勇着重提到林万东,赞扬他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于来到清华大学表示热烈的欢迎。

除此之外,学校还为林万东等来自贫困家庭的孩子,准备一些后期在校园中用到的免费的智能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各方的帮助下,林万东申请到了助学贷款和各种奖学金,以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后来如何了

大一时期,林万东觉得就读的机械系并不适合自己,转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主攻计算机。

或许有人认为,作为家庭条件差的林万东,并没有多少试错成本,还不如老老实实读完机械系拿到毕业证,找个安安稳稳的工作就可以了。

不过他自己却不赞同这种观点,越是这样的情况更应该对自己的人生负责,林万东有一条座右铭是:

唯有自强不息才有无限可能,只要自己拼命奋斗,即使是计算机系,自己也能很快适应并做出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此可见,他是一个能客观审视自己的人,但现实却很艰难。清华大学作为我国排名前二的学府之一,里面人才济济,虽然林万东是当地的高考状元,但其余的同学成绩也不差。

更何况,因为林万东来自教育资源贫乏的地区,在上大学之前根本没怎么接触过电脑,在这方面和同学们相差甚远。

有的同学早就接触过计算机并熟练使用,更有甚者参加多场计算机编程比赛,而林万东在学校的时候,学习的内容只有课本上的或者考纲要求的。

对于他来说课外书都是奢侈品,所以要想达到跟别的同学一样的水平,他只要有奋力追赶。

在学校的生活倒是没有什么困难,清华大学免除了林万东的学费,提供的一人三餐价格也很亲民。即使是这样,他依然不忘记通过做兼职赚取金钱减少家庭的压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师也理解林万东的做法,还是劝他现阶段要以学业为重,之后才控制做兼职的时间。2020年不幸的事情降临在林万东家庭,父亲因病去世。

当时他正在学校宿舍,接到消息后急忙往家赶,即使如此没能见到父亲最后一面,也成为他心里永远的痛。

为逃避这个事的影响,林万东几乎不往家里打电话,林母对儿子放心不下每周都要跟他联系。

匆匆几年时间过去了,林家的孩子都有了出息,姐姐在云南昆明找了一份工作,弟弟也顺利考入大学。

眼看压力小点了,林母又开始为孩子们的以后做打算,因为林万东和弟弟成家立业时肯定要花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多攒点钱,林母就继续在工地打工,哪怕是年纪大了也依然不舍得停歇。

林万东曾劝母亲换一个轻松点的工作,林母却不同意,因为相对于别的工作来说,工地上是赚钱最多的。

据悉,林万东在工地上时一天能赚一百多块,而他的工作量仅仅是林母的三分之一,可想而知林母每天的工作量有多大。

大学四年匆匆而过,毕业季林万东陷入是继续读研究生,还是参加工作的纠结中。看着母亲辛苦的样子 他最终决定回到云南工作,陪在母亲身边。

当时,林万东搜集许多当地公务员报考的要求和流程,了解到选调生这个途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选调生是国家机关直接从大学选拔,进行人才培养的一种方式,一般都是要求有硕士或者博士学历。

林万东仅仅是一个本科学历,竞争十分激烈,如果报考省城那样的单位肯定没戏,还不如直接报下面的县区。

结果正如他所愿,他成功被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区委办公室录取,也并没有因为没留在大城市遗憾和后悔,反而很喜欢这个岗位。

群众友善、同事相处融洽,还能陪在母亲身边,这已经是很好的地方了。工作之余,林万东也没有放弃学习,还想考一个在职研究生,以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

贫困地区的雄鹰

现实生活中,与林万东有差不多经历的还有很多人,比如另一位寒门学子高占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高占喜所在的村子土地贫瘠、交通闭塞,父亲失明、母亲病弱,他和弟弟的学费大部分依靠在西藏打工的哥哥,而哥哥的收入一年也只有几千块钱。

十四岁时,高占喜曾说长那么大只吃过黑馍馍拌自来水,最大的心愿就是吃一顿猪肉。

读初中时,学校距离家里有二十里,而且还全是山路。如此艰苦的条件,他不仅没有退缩反而迎难而上,每次成绩都名列前茅。

高占喜相信读书一定能改变他的生活,读书可以使他的人生变得更好。可惜因为家庭原因,他的一辈子好像注定了,像哥哥一样十五岁辍学打工、照顾家里。

一想到会失去上学的机会,高占喜就痛苦不已,好在政府推出帮扶贫困生资助的政策,通过有关部门的帮助终于解决读书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高占喜还是湖南卫视第一季《变形记》的主人公,在这个节目中第一次坐飞机、第一次到繁华的都市,第一次见识到外面的世界。

在城市的这七天,让他通过读书走出农村的梦想有了现实的寄托,节目结束后有些农村孩子不愿再回到那个贫穷的家庭,甚者想认城市的“家长”为爸爸妈妈。

但是高占喜很快从节目组抽离出来,有人曾问他想不想留在城市时,他却担心着家里的麦子没有人收。

因为高占喜知道,城市的一切不属于他,通过成绩和双手创造出来的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一切。

回首往昔,高占喜曾说当时的他是一只丑小鸭,但只要好好努力以后一定会变成一只白天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1年,他凭借着不懈的努力,以当地科目第一的成绩考入湖南师范大学,成为一名国防生,毕业后进入部队成了一名排长。

对于林万东和高占喜来说,人生的新旅途才刚刚开始,二人的经历十分坎坷和真实。他们的经历也提醒我们,莫要好高骛远,一定要脚踏实地,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2024年的高考已经过去,也希望一些学子能够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为祖国建设做出贡献。对于此事,你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网易新闻https://m.163.com/v/video/VE5MHSUB4.html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