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顾名思义,就是一些好发于冬季或者在冬季加重的病,在夏天治疗容易痊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冬天容易得什么病呢?邪气在冬天的表现主要是寒、湿,水冰地坼,寒风刺骨。

初感寒湿,多为感冒、咳嗽、腹痛腹泻、痛经等。

症状久了,寒湿容易驻留体内,迁延不愈,进而凝结成顽固不化的势力,发展成现代医学所说的慢性病,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风湿和类风湿关节炎等。

还有一些谈不上具体什么病,只是手脚冰凉,怕寒畏冷,都是冬病的表现。

随着现代制冷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得“冬病”也不再局限于冬天了。

空调一吹,伤风感冒咳嗽哮喘接踵而至,尤其一些公共场所,比如地铁、火车等,避无可避,尤其一些刚从外面进来的,腠理大开,大汗淋漓,一下子吹个透心凉。

冰箱使得冷饮唾手可得,但因此引发的腹痛腹泻,乃至宫寒痛经等也是常见。

为什么夏天容易治疗冬病,《黄帝内经》的《素问·四气调神论》中说“春夏养阳”,《素问·六节脏象论》中提到“长夏胜冬”,分别从阴阳和五行理论提供了治疗冬病的思路。秋冬气温低,阳气本身不足,此时治寒症就像在雨天晾衣,见效缓慢。反之,春夏时节,尤其是三伏天,气温升高,自然界阳气升发,人体阳气也蒸腾于外,体内阳气空虚,为身体内部益气补阳提供了空间。所以此时正好顺应自然蓄积、充实阳气,能最大限度地驱风祛寒,调整阴阳平衡。换句话说,对于阳气不足,秋冬季节容易受到寒邪侵袭的虚寒体质的人来说,夏季正是补阳强身、“治未病”的好时节,能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自然界阳气蓄积到极致,阴气开始萌动,万物华实,华英成秀,人也顺遂自然,内部的阳气来到体表,绽放自己的生命力,像花朵的盛放一样,这种能量从由内向外涌动的趋势也给了潜藏的病邪以出路。(所以不仅仅是冬病夏治,甚至可以说是万病夏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