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药材的产地和地方用药习惯不同,造成中药的学名、别名繁多混杂,出现同药异名和异药同名现象,给临床用药和调剂工作带来一些困惑和麻烦。其中大血藤、红藤、鸡血藤几种药名在应用上有所混淆,现就几种药在名称、来源、性状、性味归经、功能主治等方面作一论述和区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大血藤

1.别名 红皮藤、大活血、蕨心藤、红血藤、千年健、红藤、五花血通、五花七、血藤。

2.来源 木通科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大血藤Sargentodoxa cuneata(oliv)Rehd.et Wils.的藤茎。

3.产地 主产于江西、湖南、江苏等地。夏秋季采收。切片、晒干生用。

4.性状 茎呈圆柱形略弯曲,长约30cm,直径1~3cm。表面棕色或灰棕色,粗糙,具浅纵槽及横裂纹,外友常呈鳞片状剥落而现暗棕红色。质坚韧,断面皮部红棕色,有数处向内嵌入木部,本部黄白色,导管至细孔状,射线放射状排列。气微,味淡微涩。

5.化学成分 茎含鞣质。

6.药理 体外实验对金黄包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乙型链球菌、甲型链球菌、大肠、绿脓、卡他球菌等有敏感抑菌作用。

7.性味归经 性平味苦。归肝、大肠经。

8.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活血祛风。用于脑痈腹痛、经闭痛经,风湿痹痛,跌扑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