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召开的贵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大会强调,要把服务企业作为头等大事,加快理顺新区管理体制,优化服务企业机制,发挥开放平台作用,大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一年来,贵安新区围绕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公正透明的法治环境、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多措并举,打造以企业为贵、以契约为贵、以效率为贵、以法治为贵的“贵人服务”品牌,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奋力推动贵安新区“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

近日,记者走进位于贵阳大数据科创城的贵安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看到不少群众正在办理业务。一位在贵阳开设了多家门店的餐饮店主,向记者分享了自己的办证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贵安新区佬奶牛肉馆老板 晏翔:办证效率很高,很快就把所有需要的证照全部办理齐了,这种新的模式非常简洁高效,一趟就可以全部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今年3月以来,贵安新区行政审批局聚焦企业群众办事体验感和满意度,通过优化流程、简化环节、优化服务,推出10个“证照联办一件事”套餐,包括开办食品加工厂、餐饮店、便利店、药店等重点事项,实现“一次申请、并联审批、证照同发”,最大限度地便民利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贵安新区行政审批局业务三科科长 张松:截至目前共办理了80多件证照联办事项,深得群众和企业的好评。现在我们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这一宗旨,做好企业全生命周期的服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政务服务越精细,发展动力越强劲。一年来,贵安新区以深化“五个一办”改革为抓手,不断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建设,提升窗口服务水平,有效打通政务服务“最后一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贵安新区行政审批局政务服务保障科负责人 欧阳可叶:这一年我们全面加强政务服务渠道建设,深化政务服务模式创新,强化政务服务数字赋能,推动政务服务扩面增效,不断提升企业群众办事的体验感和满意度,努力实现政务服务由好办,向快办、易办转变,持续做优做强“贵人服务”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围绕做好企业服务,贵安新区各级各部门积极行动。在贵州全安密灵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服务专员杨力正在与企业沟通下一步发展需要解决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贵安新区企业服务专员 杨力:今年我们要在招商引资上下大功夫,您企业上下游的产业链,有没有什么想要去招引的产业?

贵州全安密灵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办主任 马腾:招商引资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去年营收应该是保持在40%以上的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了解,像这样的实地走访,企业服务专员每月至少要进行一次。此前,贵安营商办对辖区366家企业进行大走访,压实服务企业责任,明确由379名干部职工作为服务企业责任人组建企业服务团队,开展常态化联络对接。企业遇到问题,可直接与企业服务专员联系,“一对一”服务,全力解决企业诉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贵州全安密灵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办主任 马腾:贵安新区为我们企业发展配备了园区长,还为企业配备了发展专员,专门把服务送到企业,在解决企业的水、电、交通、教育、融资等方面提供了更多的便利,也让我们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贵安新区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厂长 彭继光:我们用电比较多,贵安新区就组织电力部门的有关技术专家到厂里进行指导,2023年我们节省了3000万元左右的电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贵州广电五舟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罗勇:政府为我们的入统和上规进行了帮扶。这个场地建工厂有优惠政策,3年免租,预计今年产值会做到5亿元,未来三年会做到30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年来,贵安新区在企业服务上持续下功夫,把“安不安全、方不方便、赚不赚钱、清不清廉”作为重要标尺,全力打造“贵人服务”品牌,创建“企业之家”,优化服务平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服务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统计,2023年,贵安新区对4200多家重点企业落实了“一对一”包保服务。其中,6月至12月新签约项目55个,签约金额255.66亿元。今年1月至5月,新签约项目33个,签约金额236.49亿元,完成全年目标的78.8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贵安新区投资促进局营商环境科负责人 周从容:通过一年努力,我们围绕高质量发展大会的要求,具体在四个方面实现了营商环境的突破。一是围绕提高政务的服务质量,在指标落实上取得了突破;二是在推动企业包保服务上取得了突破;三是在服务方式和服务机制上取得了突破;四是在基础配套方面取得了突破,围绕企业在生产方面的入驻、生活、入学、就医、养老等方面,推动了基础设施建设的进度,围绕企业产业链延伸的问题,也取得了一些进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贵安新区正聚焦企业帮扶、政务服务、干部作风等重点领域,优化“硬措施”,增强“软实力”,提升“满意度”,全力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助推新区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