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8日,阳光洒落在河北省保定市定州市广袤的田野上,一片金黄的海洋在微风中摇曳生姿,那便是长势喜人的冬小麦。这片大地仿佛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绸缎,闪烁着丰收的希望与喜悦。

在这片丰饶的土地上,冬小麦的茎秆挺拔,叶片翠绿,麦穗沉甸甸地低垂着,仿佛在向人们展示着它们的丰硕成果。微风拂过,麦田里泛起层层金色的波浪,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恩赐和农民们的辛勤付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定州市的冬小麦种植得到了良好的气候条件和科学的管理方法的双重保障。在播种、施肥、灌溉等各个环节,农民们都严格按照农业专家的指导进行操作,确保了小麦的健康生长。此外,当地政府还加大了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改善了农田水利设施,提高了抗旱排涝能力,为小麦的生长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如今,这片金色的麦田已经成为了定州市的一张亮丽名片。它不仅展示了当地农业生产的丰硕成果,也彰显了农民们勤劳智慧的精神风貌。站在田间地头,看着这一片片金黄的小麦,人们不禁感到一种由衷的喜悦和自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夏日的到来,这片冬小麦即将迎来丰收的时刻。农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着这一天的到来,他们知道,这一季的辛勤付出即将换来满满的收获。而这份收获,也将为他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幸福和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定州市是中国河北省直管市,位于华北平原中心区域,京津石三角区战略腹地,是京津冀城市群特色功能节点城市。全市面积1283平方公里,辖25个乡镇(办)和530个村街(社区),总人口130万。截至2023年,定州市境内有3条高速公路、3条铁路、3条国道和5条省道纵横交错,距雄安新区、石家庄、保定均为70公里,距北京180公里,天津200公里,黄骅港240公里,石家庄国际机场38公里,处于“京津冀一小时交通圈”。

定州地势平坦,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在旧石器时代,定州就有先民繁衍生息。春秋时期,齐相管仲在此建立城市,至今已有超过2600年的历史。战国和两汉时期,这里是中山国的首都。公元400年的北魏天兴三年,定州开始被使用,寓意“平定天下”。后来历代都设立了州府,使其成为中国北方重要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

定州是河北省的历史文化名城,也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千年古县”的地方,同时也是中山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定州有开元寺塔、贡院、汉中山王墓、大道观玉皇殿、晏阳初旧居、文庙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此外,还有定州市皇家葡萄酒庄1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定州伊利乳业工业园1个省级工业旅游示范景区。定州博物馆馆藏文物5万余件,居河北省市县之首。

2022年全市生产总值实现3825728万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38333万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438272万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449123万元。三次产业比例为24.5:37.6:37.9。全市人均生产总值为35357元,人均可支配收入32608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42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575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