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几年前,中国出口世界的国产汽车,根本就没有听说过高额关税这一说。

这却并不能证明世界贸易是自由的,世界各国对中国汽车是包容的。

最为主要的原因是众所周知的,那就是中国的汽车产业非常薄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国产的汽车连国人都瞧不起,更不必说卖往国外了。

根本卖不出去几辆的国产车,不被欧美日韩这些发达国家或者俄罗斯巴西这种汽车需求大国所重视,也就懒得征收高额关税,赚他个三毛两分。

可是近几年现如今随着新能源汽车浪潮的来临以及中国汽车质量越来越好多种原因的影响下,中国的汽车产业在新时代开始大展身手。

2000年中国出口的汽车仅仅只有2万辆,20年后这一出口额达到了100万台,而这只是中国汽车出口的一个起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中国汽车出口直接翻倍,达到了201万台。

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达到311万台,年出口量再次增长100万,超越了德国,仅次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

到了2023年中国的汽车出口更加迅猛了,全年的出口总量达到了491万,正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在短短三四年的时间里,中国汽车就向全球输送了上千万台,比过去几十年出口汽车数量还要多。

汽车出口量大增,提高了中国汽车产业链的世界知名度,同时又维持了房地产行业衰落后中国的经济增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这种情况既带来了正面影响,也带来了负面影响。

中国汽车日趋强大,也开始引起世界主要国家和经济体的重视,并且为了维系他们的经济,开始大规模出台限制中国汽车的政策。

  • 美国加税,土耳其加税,欧盟加税,中国新能源汽车被四面围堵

在中国市场除了特斯拉这个美国独资新能源汽车品牌之外,剩下的所有外国新能源品牌在中国几乎都可以称得上是没有什么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如今国产品牌几乎已经占据了国内新能源汽车大部分市场。

而拿下了国内的市场后,国产汽车品牌就开始走向国际,中国的比亚迪、奇瑞等汽车品牌开始被外国人逐渐接受。

可是好景不长,外国人并不愿意中国从汽车上赚他们太多钱,再加上中国汽车公司很少在当地建设大规模工厂,不给当地人分一杯羹,导致了外国一些国家和地区开始肆无忌惮的对中国进口的汽车开始加征关税。

前一段时间,美国就盯上了中国发达的新能源产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中国新能源车企还没有大规模进入美国市场的时候,全美国根本找不到几辆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时候,美国都开始制裁了中国的新能源产业。

并且制裁的幅度还是目前全球已经制裁中国进口汽车最大的国家。

根据美国公开的信息显示,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所有的进口新能源汽车一律加征100%的关税。

在中国卖一万美元的汽车,在美国起码卖两万美元以上,这还是不计较运输销售成本的情况。

在美国实行了该政策以后,中国销往美国的汽车起码涨价2~3倍。

而在美国之后,对中国汽车限制最严重的当之无愧是土耳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这几天,土耳其官方公报(Official Gazette)消息声称,将对从中国进口的汽车,在现有税率的基础下,再多征收40%的关税。

同时为了隔断中国廉价汽车的后路,还要求每辆汽车征收的关税最低要达到7000美元。

也就是说对于非常便宜的国产汽车,加征40%的关税没有达到7000美元的话,进口这辆汽车需要补足税款。

可以说这一招就杜绝廉价国产车卖向土耳其,经过加征关税之后,土耳其即使进口国产汽车,也只会进口高端的,而不会进口低廉的。

土耳其该政策在7月7日就即将生效。

欧盟对于中国崛起的汽车产业也很重视,但是因为欧盟本身就是一个由多个汽车出口大国组成的经济联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为了自己的后路考虑,相对于美国和土耳其,欧盟对中国的汽车产业制裁幅度相对较低。

在德国和匈牙利强烈的反对下,欧盟在6月12日出台了对华汽车产业的制裁。

欧盟该方案制裁的范围和美国一样,都是限制中国生产的新能源汽车。

但是制裁的幅度比美国低了很多,美国是对所有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征收100%的关税,欧盟则是对中国汽车公司征收关税划分了几个等级,最低的是比亚迪加征17.4%的关税,最高的是上汽集团加征38.1%的关税,其他因为补贴被起诉汽车公司则全部加征21%的关税。

中国强势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面临着四面围堵,出口之路因制裁而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