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某:

“如果没有您们的兢兢业业、秉公执法,如果没有您们的温暖关爱、积极作为,我的人生定会增加更多的遗憾和悔恨,也绝不会像今天这样积极乐观地面对人生和未来。”

日前,假释人员罗某给鼓山地区检察院寄来了锦旗和感谢信,字里行间饱含的感激之情跃然纸上。如今,她已经成功经营起家庭外卖业务,不仅手续齐全,而且严格把控食品卫生。凭借精湛的烹饪技艺,她的生意日渐红火,生活也逐步回归正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罗某究竟曾犯下何罪?她又是如何获得假释的呢?这背后,有一个温暖而有力的故事。详情请点击下方链接。

新生

在获得假释后,罗某回到了广西老家,与家人团聚。假释期间,罗某深切体会到了与家人相伴的珍贵,也避免了更多的遗憾。她陪伴叔叔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帮助妹妹筹备了婚礼,还为大儿子解决了学业上的困扰。然而,故事并未就此结束,派驻检察官的工作不曾停歇。

原案承办检察官李过一直密切关注着罗某的生活状况,时常通过电话和微信为她提供法律上的帮助与精神上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困难

2024年1月,罗某因客户的误解而与客户产生冲突,陷入深深的挫败感中,情绪一度接近崩溃。在这个关键时刻,她选择向检察官李过寻求帮助。李过不仅从法律角度为罗某提供了解决问题的建议,更以温暖和鼓励的话语帮助她调整心态,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在李过的耐心引导下,罗某逐渐学会了如何更有效地与客户进行沟通,化解矛盾,她的心态也变得更加平和与自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罗某的转变,正是鼓山地区检察院提升假释监督质效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院致力于提高本地区罪犯假释适用率。罪犯假释后,派驻检察官还会通过电话、微信联系以及实地走访等多种方式,深入了解假释人员的生活与心理状态,并提供适时的指导。这些举措旨在以更全面、更人性化的方式,助力假释人员更好融入社会,从而提升假释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家庭外卖业务的不断扩大,罗某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也深刻认识到“对于生活,赚钱固然重要,但坚守法律法规的底线才是长久之计。”她计划通过线下开实体店,线上短视频直播卖货等方式进一步拓展业务,让更多的人品尝到她的手艺。与此同时,她的丈夫也在监狱内努力改造,期盼着能早日回归家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鼓山地区检察院的检察官们见证了罗某的蜕变,为她和她家庭感到由衷的高兴。他们深知,假释不仅是行刑社会化的重要手段,更是帮助假释人员重新融入社会、开启新生活的重要途径。未来,他们将持续关注罗某等假释人员的生活状况,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不断提升社会对假释人员的接纳度,运用法治“力度”切实提升民生“温度”。

THE END

来源:鼓山地区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