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初,蒋介石拒绝和谈,一边叫嚣着要“划江而治”,一边带着儿子蒋经国灰溜溜的逃至长江北岸。此时有一位国名党高级将领,却选择与全家老小留在北平。气的蒋经国拍着桌子大骂:此人太过天真,将来必然死无葬身之地!
这位国民党将领就是号称“和平将军”的张治中,作为国名党高级将领,却一生未参加与共产党的作战。不但与周恩来结识了深厚的情谊,还作为国名党特邀代表受邀,登上了天安门参观新中国成立大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和张治中,他们一位是毛泽东同志的左膀右臂,一位是蒋介石的“四大心腹”之一,但是在尚未投身于理想之前,两人就早已惺惺相惜。
两人在黄埔军校中相识,当时的他们都还只是怀着拳拳报国之心的青年,在机缘巧合下相遇,他们在对方身上都看到了同样的爱国情怀,立刻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友。
当时周恩来和邓颖超已经在谈婚论嫁,张治中知道好朋友此时没有多少余钱,于是自掏腰包在广州太平馆西餐厅摆了两桌,邀请了军校的好友。婚礼当天,张治中忙前忙后打点宾客,周恩来心中感激不已,当天陪着张治中喝的酩酊大醉。
抗战开始后,日军偷袭上海闸北,挑起“一二八事件”。此时张治中给妻子留下了遗书,主动向蒋介石请缨率军抗战,在局部给予日军沉重打击,断绝了了日军的闪电占领中国的美梦。
西安事变爆发后,如何营救蒋介石在国民党内部产生了分歧,分为了何应钦为首的主战派和宋美龄为首的主谈派。这时的张治中意见起到了举重若轻的作用,他主张并亲自参与了和平谈判,再次和周恩来相见时,两人却是代表着不同的立场,但却殊途同归,在双方的不同努力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5年,在抗日战争胜利之后,蒋介石为了掩盖自己内战的阴谋,假借以和平的名义邀请毛主席前往重庆谈判。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阳谋,如果毛主席不来重庆,他就有足够的借口开始内战,而如果他来了重庆,那么在自己地盘,自己有太多的方式可以让事情出现”意外“。
中央知道蒋介石打的主意,但是为了实现真正的和平,最终还是选择去重庆进行谈判。周恩来明白,毛主席在重庆的安全是重中之重,绝对不能出现意外。
于是张治中又开始全权负责毛主席在重庆的安全事宜,在重庆期间,毛主席和代表团直接住在了张治中的家中,自己却搬了出去。在40多天的谈判之中,张治中也是随时伴随左右,不留任何可趁之机。
而在双十协定签订后,张治中还一路护送直至毛主席登上回延安的飞机。毛主席双手握着张治中的手,亲切的说到:“文白兄,这40多天太麻烦你了,你是带有诚意的,和他们不同!”
1946年,蒋介石撕毁双十协议,发动内战。我军经过两年多艰苦卓绝的斗争,将国军的大部分精锐消灭,迫于形势,蒋介石撤退长江以北,临走前,还不忘托付张治中去“和平谈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实际上,这又是一次蒋介石拖延时间的伎俩,经过10多日的艰难谈判,双方达成初步意见,就等国民党政府授权签字。周恩来此时看着自己的老友说到:最多只能等到4月20日,如果没有达成一致,我军只能渡江。
4月20日,果不其然,国名党方面拒绝签字,张治中为和平的努力付之一炬。此时他叹了一口气,准备回去复命。
而这一次,周恩来热情的挽留了他,周恩来说:“当年西安事变,我们已经对不起张学良先生了。而现在,你如果回去,必然受到怀疑和软禁。我和主席都知道,你是真正的在为中国民众谋求和平,你和蒋介石根本上就不是一路人,留下来吧。”
当看到张治中松口后,周恩来立刻让同志秘密的将他的家人转移过来,让张治中坚定了留在北平的决心。这件事情被蒋经国知道后,气的破口大骂张治中“必死无葬身之地”。
而实际上,张治中却在新中国成立之后,担任了多个要职,为我国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直到1969年,张治中去世,享年69岁。而他也是唯一一个国名党高级将领中,从未和共产党开战的将军,史称“和平将军”。
参考资料:
中国知网:“和平将军”张治中与周恩来
人民网:张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