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后的1955年,十位战功卓越的开国将军,获得了共和国的元帅军衔。因此,这十位将军被称之为开国十大元帅。

想必大家都知道,共和国的第一元帅是朱总司令,他是人民军队的核心领导者,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年代,长期在大本营任职,领导革命战争,是属于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正因如此,在1955年,朱总司令成为共和国的第一元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共和国的第二元帅是毛主席眼中的彭大将军,还是国人心中的世界名将。彭老总在革命战争年代,担任的职位相当于是我军的副总司令,加上他能征善战,军功卓越,是人民军队中唯一一位,拥有猛帅美称的开国名将。诸多贡献,让他成为共和国的第二元帅,而且还是知名度较高的一位。

共和国的第三位元帅是最年轻的林总。作为资历一般的林总,能够成为共和国的第三位元帅,凭借的就是对革命的贡献,以及在战场上立下的战功。

想必了解历史的朋友都知道,林总在革命战争年代的不同时期,一直都是中央最为倚重的主力战将。

在建设井冈山根据地时期,林总是保卫井冈山根据地的四虎将之一。长征路上,林总率领的红一军团充当先锋。抗战时期,他指挥了第一场胜利:平型关大捷。解放战争时期,他投入了东北地区的解放事业,带出强悍之师第四野战军。在这过程中,林总的军事才干得到了充分发挥,让他深得一号首长的器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共和国的第四位元帅是刘伯承同志,他毕业于苏联名校伏龙芝军事学院,是开国十大元帅中,军事理论知识最丰富的一位,拥有军神的美称。与此同时,在刘帅的军旅生涯中,参与指挥的经典战役也不在少数,还是解放时期四大野战军司令员之一,为革命战争的胜利,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赫赫战功。

那么,最年轻的开国元帅林总,为何能够排在刘伯承元帅的前面呢?

要知道,在革命早期,刘伯承元帅的职位是要高于林总的。

刘伯承是任职红军总参谋长,又有留苏背景,这让当时的刘伯承元帅,深得红军总部的器重。虽然,在第五次反围剿作战中,因反对李德的军事意见,被贬到红五军团任参谋长。但是在遵义会议召开后,刘伯承元帅又重新任职红军总参谋长,成为长征途中,毛主席身边的得力干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帅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担任的最高职位是红一军团长,是属于一位保卫苏区根据地的主力战将。

虽然,林总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职位,要低于刘帅。但是在战功方面,此时的林总应该要突出一点,毕竟林总是一线作战的指挥官,历经了井冈山根据地的保卫战,苏区反围剿战争,长征。

刘伯承元帅从苏联回国后,还从事过一段时间红军的教育工作,并不是从苏联回国,就直接任职总参谋长。而是在1932年十月,刘伯承担任红军总参谋长,协助周总理,朱总司令粉碎敌人第四次反围剿。

评选元帅军衔,职位的高低虽然很重要,但战功更重要。

假如,刘伯承元帅一直在大本营任职总参谋长,没有成为独当一面的军事指挥官。在十大元帅中,他的排名可能是倒数第几?叶帅就是最好的例子。

正是因为在抗战时期,刘帅成为作战部队的指挥官,任职八路军129师师长。解放战争时期,任职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中原野战军司令员,第二野战军司令员,是击败反动派军事集团的主要武装力量的军事统帅。

与此同时,在这过程中,刘帅也立下了赫赫战功,让他成为共和国的第四位元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在解放战争时期,林总领导了东北地区的解放战争,又率先打响大决战之辽沈战役,后来又进军华北参与指挥了平津战役,为两场大决战的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

这样一比较,林总在解放时期立下的战功,肯定要比刘帅更加突出。

战功卓越,同时军事才干十分牛掰的林总,就成为共和国的第三位元帅。

当然了,刘伯承元帅的军事才干也不差,拥有军神的美称。他与林总都是革命战争史上,最擅长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