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广东乡村振兴,加速“百千万工程”实践,今年“多彩乡村”系列实践活动将进一步发动“万企兴万村”“乡贤助乡兴”,并聚焦大城市“城中村”高质量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史编修与地情教育相结合

多彩乡村”系列实践活动既是落实“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举措,又是传承弘扬岭南文化的重要抓手。

此前,“多彩乡村”系列实践活动已举办7届,在广东推进乡村振兴中起到积极作用。特别是“讲村史、展村史、传村史”2023年多彩乡村系实践活动,将村史编修利用与地情教育、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组织发动全省800多个大中小学、企事业单位,数十万名学生参与,达到了思政教育、涵养家国情怀、提升广东形象、服务乡村振兴的目标。

在作品征集和评选方面,2023年活动收到全省各类作品11289件,经专家评审、公示,最终确定优秀作品1146件,数量均为历届新高。

今年活动有“5个新变化”

相较往年

今年活动有5个新变化

主办单位力量更加强大

主办单位由9家增为11家,新增省参事室(文史馆)、省出版集团,进一步突出智库指导和历届活动作品的整理及开发利用。突出社会力量参与,更加注重发挥各类协会、商会作为合作支持单位的作用。

征集作品形式更加丰富

结合当前乡村建设需求热点,在原有8类作品形式基础上,新增设计、图书、直播、互动体验数字作品和课题研究报告等5类。

调研选题更加聚焦

选题进一步聚焦“百千万工程”重点领域,如产业平台、营商环境、现代海洋牧场、绿美广东、美丽圩镇、古镇古村风貌和保护利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土地整治、基本公共服务等,注重反映新质生产力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成效成果,岭南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情况,以及党建引领乡村发展、万企兴万村、乡贤助乡兴的典型事迹等。

活动评审评选更加规范

成立专门的活动评审委员会,建立健全评审实施细则,公平、公正、公开开展活动评选。

活动成果利用更加深入

开展历届作品整理,搭建线上、线下宣传推广渠道和开发利用平台,切实做好实践活动“后半篇”文章,让活动成果真正惠及乡村、服务发展。

大都市“城中村”发展受关注

百“花”争艳,乡村正“红”。今年“多彩乡村”系列实践活动选择在花都区红山村举行,既是对广州乡村振兴示范工作的肯定,也是对超大城市乡村振兴的关注。

广州和深圳作为全国两个超大城市,其乡村发展特点和全省其他地区差异较大。特别是深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全国唯一一个没有农村的城市,其在贯彻落实广东省“百千万工程”方面备受关注。

基于广、深、佛、莞等大都市乡村发展实际,今年“多彩乡村”系列实践活动特别增设“特色城中村”“治理示范村”等板块调研和案例评选。

来源:花都区融媒体中心

图文:罗莎莎 张彬 李八一

编辑:梦圆

复核:龚耀东 吴敏娜

校对:贾愚 彭天阳

审核:邓必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