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3种学生,老师看似很喜欢,实则很“嫌弃”,赶紧对照检查

有3种学生,老师看似很喜欢,实则很“嫌弃”,赶紧对照检查

老师也有“嫌弃”的学生吗?

朋友聚会,无意间说起这个问题,有人认为,老师是一个光荣的职业,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嫌弃孩子?不存在的。

也有人反驳说,“你们全家就管一个娃,要是他闹腾,你不也会烦吗?老师要带那么多形形色色、脾气各异的学生,还有教学压力,要是真有调皮捣蛋不听劝的,嫌弃一下也很正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老师怎么能不喜欢学生呢?她可是老师啊?”

“你家一双儿女,也没见你多喜欢一点更爱闹的长子啊?怎么,你是人,老师就不是啊?”

眼看着两拨人都要吵起来了,席间几位在职老师坐不住了,“别争了,老师确实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担,但是也确实有老师不那么喜欢的孩子。你们要是真的关心自家娃,不妨对照检查一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无巨细“打报告”

事无巨细“打报告”

这样的学生,老师居然不喜欢?

不是都说,睿智的老师一定会在班里培养几个心腹,随时掌握学生情况和班级舆论走向吗?

面对大家的疑问,老师们哭笑不得,你们这是电视看多了,还真当教学是打仗啊?还心腹。

实际情况是,现在的班级规模,普遍比以前要大,以前一个班也就20-30人,现在却往往奔着50+去了,就像我们附近的镇小,一个班平均55个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这样一个大班级,先不说每天备课、批作业要花多少时间和精力。要是再遇到一个热心肠的孩子,天天事无巨细打报告,老师有多头疼可想而知。

试想一下,你这里刚批完一天的作业准备休息一下,几个热心肠的孩子却见缝插针地围上来,不是说这个孩子脾气不好,就是告状说那个孩子又和谁闹了矛盾,再说某某身上缺点多,不然就是橡皮被人拿走了。

总之,有点风吹草动就跑来打报告,可谓积极得不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是,老师会喜欢这样的学生吗?不见得。

他们只会觉得这样的孩子是个事儿精,心思不在学习上。

可不是嘛,真正爱学习的孩子,注意力都在学习上,一心想着怎么提高成绩去了。哪来的时间和精力盯着别人的不足、等着抓别人的小辫子。

所以,想要真正变成老师喜欢的学生,与其天天围着老师打报告、四处张望瞎打听,还不如一心一意搞学习。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准没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常被“委以重任”

经常被“委以重任”

经常被老师委以重任不好吗?

好,也不好,主要得看老师委以的重任是什么。

如果是“xx时间,将会有一次xx竞赛,你要好好准备一下,夺冠的希望很大,不要错过了。”“你最近xx学科有点吃紧,记得多做一点练习巩固一下。”

那么,说明老师在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孩子的学习变化情况,这样的“重任”,目的是鼓励、提点,能帮孩子有效提升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如果老师委以的“重任”是一些没有什么实际意义的事,甚至看不出具体的目的,比如,帮值日生擦擦黑板,帮老师去办公室拿拿东西等。

总之,就是给孩子安排一些零零散散的事情,主要目的就是“不让孩子闲着”,主打一个,给娃找点事做,帮忙消耗他的洪荒之力,让他在接下来的时间能安静下来、消停一会儿。

那么,不用怀疑,老师是真的不太喜欢这样的孩子。毕竟,如果眼前真是一个学习的好苗子,老师恨不得让他时时刻刻徜徉在知识的海洋,怎么舍得安排这、使唤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师正是用这样迂回曲折的方式,既不让闹腾的孩子感到失落,又能保证其他爱学习的孩子能专心做自己的学问。

老师也有教学压力,无论什么样的孩子都不能轻易拒绝。因此,他也是在用这样的方式培养不同孩子的自信心,也算是一个委婉又不得不用的教学手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孤僻叛逆“得盯紧”

孤僻叛逆“得盯紧”

都说,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世界上没有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叶子,这一点,做老师的深有体会:有的孩子得哄,有的孩子要盯,有的孩子既要夸又要提点。

可是,在这些孩子中,孤僻、叛逆的孩子,不但要用到十八般武艺,还“得盯紧”:或谈心,或特别关注。

不然,一个不注意,孩子就坐过山车、会情绪低落、还可能和老师唱反调、对着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其他学生,老师在这类学生身上花的精力更多,可是,收到的回报却可能很少。

老师有教学进度、有教学目标,肩上扛着教学压力,上课要注意效果、改作业要讲究做一题是一题、对学生更要既关注学习,又重视生活、思想意识的提高。

可以说,一天的教学工作下来,很多老师都已是又累又困,要是再有几个性格不同的学生还得盯住,老师们真是很不容易了。

也正是因为这样,教育越来越重视家庭的影响,要求家长们也积极参与进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记

后记

很多家长非常重视孩子,希望老师能给自家娃特别关注,甚至不惜为此想出了和老师套近乎、送礼品的行为。

其实,家长这样的想法和做法都是多余的,作为老师,最开心的就是看着学生取得好成绩,考进心仪的学校。

品学兼优的孩子,无论走到哪里,都是老师的心头宝;相反,学习不好、品行不端的孩子,到了哪里都不会收获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因此,与其挖空心思想着讨好老师,让老师青眼有加,不如好好培养孩子的品行,让孩子自己找到学习的意义,自发努力进取。

毕竟,会发光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是大家瞩目的小太阳,作为老师,最关心的还是学生的学习和品行,其他的都只是点缀而已。

那么,你家孩子是哪种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