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的牡丹花会和五一长假,把洛阳又推向顶端!

洛阳人很带劲,特别是董宇辉的洛阳直播。

可是,看了4月30日发布的《2023年洛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又比照了一下往年的数字,却大有热中透凉的感觉。

一、经济总量的持续徘徊

按洛阳经济最终核实值,从2021年道2022年,洛阳经济总量增长仅有2.1亿。2023年的最终核实值还需到明年的《公报》问世,才能得到确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洛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初步核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5481.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3.5%。”这与全国的5.3%和河南的4.1%相比,差距还是难以接受的。

二、产业结构变迁中的隐忧:

近年来,洛阳的第三产业占比持续上升,2022年增加了2个百分点,2023年增加了4个百分点,总占比达到57.1%,第二产业占比下探到39%,第一产业下探到3.9%。

请看2019-2023年洛阳三次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产业结构的这种变迁,不仅符合现代化城市和知识经济的变动规律,它更是洛阳这座充满厚重的河洛文化与沉浸式新文旅的生命体征,应该继续巩固与光大。

我们担心的是:日益被挤出主流地位的第二产业能否脱胎换骨,斩换新颜?

三、民间投资的“躺平”与工业投资的“失速”

投资,是中国经济的首架马车,洛阳作为以内循环和赶超型为主的内陆城市。投资的兴衰直接影响着经济的总量与增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幅度下降的如此之大,令人咂舌。特别是第二产业下降高达22.6%,是否已说明,洛阳以装备制造来支撑的第二产业,已经被投资者所抛弃?

再从细分的领域看,2023年,洛阳的基础设施投资下降3.2%,这比较正常,因为历经十余年的城市扩建已经基本结束。但是,民间投资急速下降 17.6%,工业投资更是下降到22.7%。

这两组数据颇有“硬着陆”的感觉,必须反思民营企业家在洛阳 “躺平”与工业在洛阳“失速”背后的体制性原因。

四、阴霾笼罩的洛阳楼市

楼市历来都被称作经济晴雨表,因为它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四、五、六”的地位:房地产的相关贷款占银行信贷的40%,相关收入占地方综合财力的50%,居民财富60%在住房上,可以说牵一发动全身。

洛阳的地产怎么样?

2023年,洛阳房地产开发投资286.8亿元,比2022年下降6.9%,其中住宅投资255.8亿元,下降4.7%。商品房销售面积461.8万平方米,下降8.3%;商品房销售额332.2亿元,下降7.8%。请看2023年洛阳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和增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年的4月29日,国家自然资源部发布新规:商品住宅去化周期超36个月的城市暂停新增用地出让。

在潇湘晨报5月2日的报道中,他们依据CRIC、易居研究院所提供的数据,列举出了全国新建住宅存销比前十名和后十名的城市,洛阳不仅被列入其中,而且排名还居前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对洛阳的经济更是提出一个新的挑战:如何快速盘活楼市的存量资产?

五、消费需求的萎靡

消费是拉动经济的第二架马车。把洛阳与郑州比较一下。先看看消费能力与实际消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显然,无论是可支配收入、消费支出的总量与增长率,洛阳都不及郑州,差距明显,尤其是郑州的人均可支配收入竟然比洛阳高出10123元。

再看看2023年洛阳居民消费价格变动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2023年1月和4月,价格变动在“0.0”以上,其他均在“0.0”及其以下,最高达-0.8%。这说明:洛阳的居民消费已经无力拉动物价的上涨,这预示着洛阳商业的没落。

六、外贸拉动的期盼

外贸作为中国经济的第三架马车,曾经起到过非凡的作用,在GDP的占比重最高达65%以上。洛阳作为内循环为主要经济特色的城市,外贸成为长期以来最短的短板。再列举一些数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3年洛阳进出口总值240.0亿元,虽然比上年增长14.7%。但是在经济总量中的占比,仅占4.4%。低于全省9.3%。这与洛阳作为全省第二大经济体,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地位极不相称。

若和郑州的40.6%相比,那就是十倍的差距了。虽然郑州是省会,但洛阳的经济总量还低于郑州的进出口总量,那就更是羞愧难当了!

洛阳的外向型经济如何发力?制造业如何在洛阳走向世界的过程中与文旅业相互辉映是一个重大的课题。

七、问题的产业溯源:制造业的拖累

若从终极溯源来看,任何国家、地区的发展无论是快还是慢,都可追溯到思想认知和制度安排这两个层面,洛阳也不例外。对此我们已经谈到不想再谈的地步了。

若从产业角度看,拖累洛阳发展的绝不是第一产业,因为它的占比在近五年当中一直没有超过5%。也决不是第三产业,因为它的增长率在去年已经高达5.1%,而且在“颠覆式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化消费、移动端传播”的运筹中,其日新月异的发展已经惊艳了全国。那么,只剩下一个选择了,这就是我们长期自豪的第二产业,也就是装备制造。是它,就是它拖累了洛阳。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洛阳近二十年的发展首先体现在城市建设上,其次是对传统产业的“救死扶伤”和“返老还童”,失去了很多新兴产业谋划与布局的机遇。

已经写过了不少的文章提出了洛阳的装备制造如何“蝶变”,有兴趣者可到公众号“沙里淘金财经观察”中浏览。本文只是再次呼吁:对于洛阳的装备制造唯有“换道”才有出路,唯有“换鸟”才有生机。

八、龙年的曙光

洛阳市委市政府这几年对“换道”和“换鸟”的不懈努力已出成效。例如:2023年固定资产投资在建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1738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724个。具有代表性的海澜集团产业基地40天开工、9个月投产;百万吨乙烯项目6个月具备开工条件;中州时代一期核心厂房81天封顶,项目建设的“洛阳速度”不断刷新。

龙年第一季度的数据也可为证:

第一,全市在建项目803个,同比增加10个。其中,亿元以上在建项目438个,同比增加28个。

第二,全市规上工业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8.7%;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同比增长14.4%。

第三,全市六大高成长性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占规上工业比重29.3%,比去年全年提高1.6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20.8%,同比提高5.6个百分点。1-2月全市规上工业利润总额35.4亿元,同比增长86.7%。

第四,制造业投资快速增长,同比增长15.9%,占全部投资比重同比增加5.1个百分点。其中,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53.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58%,金属制品业增长1.8倍,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倍。

第五,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97.8亿元,同比增长5.3%;1-2月,全市规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7.2%;3月份,全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上年同月上升0.5%;全市进出口总值60.5亿元,同比增长6.7%。

第六,3月以来“洛阳汉服”搜索量位居全国前三,牡丹文化节旅游订单量同比增长约50%,酒店假期入住率超过90%。一季度,全市共实现餐饮收入64.3亿元,同比增长5.9%,商品零售533.6亿元,同比增长5.2%。

结束语:“建强副中心、形成增长极” 是省委省政府对洛阳的总体要求,“建强”需要强思想、强措施;“形成”需要新项目、新引擎。

时不我待!强新兴工业己经迫在眉睫!

作者简介:席升阳,河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洛阳市国土空间资源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洛阳黄河战略规划评审组组长,洛阳十四五规划评审专家,洛阳市地方金融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洛阳市企业家读书会发展顾问委员会主席。

备注:本文数据均来自官方公报或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