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伴随行业进入新常态发展,如何获取和留住消费者成为长期挑战,这需要更深刻的消费者洞察和更精细的用户运营。在偏向体验的美妆和零售行业,这一趋势越发明显。

同时,在消费者代际交替中,新生消费人群和新兴消费市场也在涌现。如何抓住新生力量创造增量空间,成为不少企业的关注点。

以欧莱雅集团为代表的一批企业,选择借助数字化全域布局突破现状。利用数字技术预测市场最新消费趋势,支持一线员工提高效率,联动线上线下优化体验和个性化服务,将着眼点从“过去发生了什么”转到“未来可能发生什么”,再到“当下做什么可能影响未来”,用当下的力量寻求破局。

最近,腾讯智慧零售发布“智慧零售全域数字化经营2023年度榜单”,欧莱雅集团被评选为“智慧零售全域数字化经营榜TOP10”,成为其数字化布局成果的小小注脚。

在消费市场和新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下,这或许是一个数字化新阶段的开始。

数字化转型三部曲

从过去到未来再到当下

欧莱雅集团算是数字化探索的老兵了。

很早前,“Digital First”(数字化优先)口号提出,这指引欧莱雅集团在2010年启动数字化转型,踏入电商行业。2014年,“Digital Beauty”寄予了其成为数字美妆引领者的愿景。2018年,“Beauty Tech”战略启动,目光聚焦到美妆科技领域。2021年,除数字化外,更纵深的数据化革新被拉上日程。

也是在2021年,欧莱雅集团的数字化战略日渐明晰,浓缩成16字——“运营无界、数察而明、予智为美、以简驭繁”。

简单来说,欧莱雅集团利用云计算实现敏捷开发的交付,并借助数据分析辅助企业决策,同时用更智能的认知技术跟进业务发展,用更低成本和更高效率推动流程优化,归根结底持续为业务创新提供技术支持。

这是一个漫长演化的过程,其中,光是数据平台技术,欧莱雅集团就迭代了三代。

第一代数据平台技术以集中式的单体数据库为主,支持的业务相对简单,比如按周或月给到业务回顾,搞清楚“过去发生了什么”,为业务改进提供参考。

第二代是以Hadoop为基础的分布式架构,大数据会结合算法给到更准确的预测,回答“未来可能发生什么”。比如过往公司会依照经验用Excel人工预测销量,借助数据平台后,毫无意外地,预测精度变得更高。

如今到了第三代,进入云和湖仓一体架构,这是一种更为开放的数据架构,原来数据需要经过特别处理,才能给终端使用者取数,如今终端的数据分析者能直接用数,也能处理大量数据,及时性和有效性都有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莱雅北亚及中国首席信息官 赵枫

欧莱雅北亚及中国首席信息官赵枫透露,如今整个架构依照PaaS平台搭建,能快速部署,优化成本效益比,降低维护和运营成本,同时更加高效,可及时响应业务的需求,尤其是618和双11大促阶段,为系统带来了足够的弹性。

数据平台升级的过程,也是思考逐渐深入的过程。从回答过去发生了什么,到未来可能发生什么,如今思考现在做什么可以影响未来,想得更加纵深,持续把数据变得更加可信、可用、可管,赵枫提到。

美妆与科技天生一对

贴近业务的数字化布局包罗万象,并非是业务流程优化那般抽象,也体现在日常的员工赋能工具中,在细节处发挥作用。

在美妆行业,最直接的员工支持莫过于赋能BA(美妆顾问)。比如,2020年特殊时期,欧莱雅集团发力小程序,在上面搭建旗下所有品牌的小店,以及会员中心。虽然品牌已经有了众多线上触点,但当消费者聚集在微信中,BA也势必需要追随消费者的脚步。为此,欧莱雅集团深耕微信生态,借由小程序开设线上“云店”,帮助BA更好地触达和服务消费者。

同时,巴黎欧莱雅和腾讯智慧零售共创了导购私域赋能新模式,将线下门店与私域有机融合,对BA多方位赋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消费者,实现真正一对一的个性化服务和体验。同时,这样打造出标杆案例后,经验也能推广到其他品牌门店中。

伴随AI时代的到来,欧莱雅集团也在AIGC领域发力,用最新技术支持一线业务和员工。

就传统AI技术来看,如图像语义识别、知识图谱、机器学习等,早在2018年集团就有应用。当时欧莱雅集团收购了ModiFace,后者是一家加拿大美妆数字技术公司,可以通过AI技术为消费者从品牌、产品、体验提供从AI+到AR+、从线上虚拟试妆、线下智能镜子多样个性化服务。如今,生成式AI成为风口,而在中国,欧莱雅集团也已经开始尝试接触一些服务厂商、了解可以从市场上获取哪些能力及服务。

对新技术的关注,也源自赵枫的“美妆和科技是天生一对”的认知。在她看来,人对美有要求,需求会越来越高,对科技也有追求,所以二者能互补交融。

组织协同稳定数字化转型大后方

如果说外部技术和合作方为欧莱雅集团的数字化战略,提供了源源不断的资源,那么内部的组织协同,则为这场布局浇灌了坚实的后盾。

“数字化战略是CDMO,Data Governance,IT,HR几个部门一起推动的。”赵枫表示,数字化战略是一个全民战略。光升级一个部门的数字化水平并不奏效,从实际使用,到技术平台搭建,再到数据治理、人才储备,这是一件需要系统协同的事情。

为了提升全员的数字化能力,欧莱雅集团成立了专门的社群集合核心的数据职能岗位,配套专业培训,其中有广泛通识的行业培训,也有贴近业务需求的课程。赵枫强调,欧莱雅不仅邀请外部专家授课,也特别关注哪些具有场景应用经验的内部同事,将他们的经验输出,手把手教授其他员工应用数据,形成传帮带效应。

作为一个职能部门的掌舵者,赵枫甚至很少去想自己的思考边界,“最重要的朝着最终愿景如何促进最大程度的合作,手拉手一起干。”也正是因为打通组织壁垒,欧莱雅集团虽然旗下品牌多,但也落地了统一的数字化战略。就像莫奈花园,上面的花争奇斗艳,各不相同,但底层的基建是共同的。

这也是内部“从项目到产品”思维的体现,立足产品思维,做一个能让所有人都能使用的产品。赵枫对团队的要求是,“我们要像空气,打造能被自然而然用起来的产品,而不是特地培训一小时(员工)才会用。”

全域的数字化布局也是这样,从用户洞察到需求识别,再到个性化推荐和售后服务,需要着眼消费者和一线被赋能者的需求,融合线上和线下的服务与体验。而此次欧莱雅集团入选“智慧零售全域数字化经营榜TOP10”,正是多年数字化价值回归业务的回响。

懂经营的数字化

数字化常说常新,特别是在零售行业中,企业的数字化能力持续进阶,对于数字化的期待也早已跳脱做好基础建设的阶段,更在于如何将数字化能力直接应用于企业经营,最终推动企业的生意增长。以数字化能力的进阶驱动更具智慧的零售模式的落地,已成当前的重要课题。为此,《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推出“懂经营的数字化”专栏,记录典型企业以数字化赋能经营,推动增长的过程,形成一份实战路书,为更多企业构建更具智慧的数字化经营体系提供参考。

刘玥 | 文

刘玥是《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新媒体中心策划总监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 联系方式

投稿、广告、内容和商务合作

newmedia@hbrchin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