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薛大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姨活着的时候,是我们亲戚中女眷最羡慕的对象,因为她命好嫁了一个好老公。俩人虽然是说媒认识的,但是二姨夫宠了她一辈子,连内衣都帮她洗。二姨生前最喜欢发朋友圈秀恩爱了,还说要是她先走一步,老头子绝对受不了。可结果,二姨刚去世两个月,我那个深情的二姨夫就再婚了……

二姨年轻时是乡村教师,姥姥姥爷做主,给她找了个志同道合的人结亲,那个人就是同样在镇上当老师的二姨夫。俩人刚见面,其实我二姨是看不上他的,因为长得一般,还看起来文文弱弱的,没有男子汉的气概。

但是,从各方面条件来说,姥姥姥爷都觉得这个男人是二姨的良配,于是二姨和他结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二姨说,俩人刚结婚没感情,她甚至都排斥二姨夫,结婚2个月都没有同房。但是二姨夫很君子,尊重二姨的意愿,一直对她恭敬有加。

就这样,二姨夫小心翼翼,嘘寒问暖,包揽所有家务,还给二姨进行教学上的指导,慢慢让二姨放下了芥蒂。

二人的关系从陌生到亲密,再到琴瑟和鸣,姥姥姥爷和其他亲友都看在眼里,都说两人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他们婚后只生了一个孩子,就是我表弟。因为都忙于工作,再加上当年的环境,生一个孩子是最合适的。这一个孩子,被两位老师培养,自然从小优秀,长大顺利考上一所985大学,毕业也是当了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独生子,工作体面又稳定,这让二姨和二姨夫很欣慰,晚年退休后的生活也很惬意。因为表弟和表弟媳妇平时工作时间相对宽松,都能照顾孩子,也不用麻烦双方父母。所以,二姨和二姨夫退休后,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我们经常看到二姨发朋友圈说:“刘老师(我二姨夫)给做的大虾,是没有皮的,感谢厚爱。”

或者是:“刘老师晒过阳光的衣服,味道总是这么好闻,还叠的这么整齐……”

又或者是:“今天读了一本好书,跟刘老师探讨了一下,观点不合,但他认输了。”

诸如此类的朋友圈,有时候一天连发三四条,看得我们羡慕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二姨和二姨夫还经常结伴去旅游,回来跟我们分享旅游见闻和趣事,还跟我们年轻人探讨爱情和生死。记得当时二姨还感慨:“这个刘老师这么粘我,万一我先他一步走了,他估计要受不了……”

看得出来,我二姨是真的为二姨夫担心,她也是真的很自信二人之间深厚的感情。可惜,上天总是爱跟人开玩笑,因为一语成谶,二姨果真先二姨夫一步走了。

二姨心脏有毛病,突发心梗去世了。葬礼上,二姨夫泣不成声,嗓子都哭哑了,扶着棺木久久不愿起身,大有跟随二姨而去的架势。我们亲友看了,无不动容。

二姨走后好几天,二姨夫都把自己关在屋里不怎么吃喝,我们轮流去照看,去开解,都怕他想不开。好在到了第十天,二姨夫突然出门了,去散步,去遛鸟,去下棋,还发了朋友圈说:“余生,要为自己再活一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当我们都庆幸,二姨夫终于走出来的时候,一个晴天霹雳把我们震晕了——二姨夫要再婚

我们和表弟都很不理解,毕竟那个时候我二姨才刚走俩月,才60多天啊,我二姨夫的深情就只有这么“浅”吗?

二姨夫却解释说:“我迁就了秦老师(我二姨)大半辈子,给她洗衣做饭,包揽所有家务,连内衣都是我洗的。还要制造浪漫,照顾她的敏感情绪。现在她去世了,我一个人难道还要继续那么累吗?我就想平平凡凡活得自己洒脱一点,也想有人迁就我,伺候我。陈阿姨就是这样的人,她懂我,理解我,还能在生活上照顾我,陪伴我……我丧偶,她也丧偶,我们再婚有什么错?”

二姨夫说得声泪俱下,又掷地有声,我们无法反驳。原来,在二姨眼中的浪漫和琴瑟和鸣,在二姨夫眼里都是自己一个人的隐忍和迁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好吧,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我们还能说什么?没有什么理由阻拦一个68岁的老爷子去追求自己余生的幸福吧?

如今,二姨夫已经再婚了,也经常在网上晒自己的二婚生活,跟二姨当年在网上秀恩爱一样。不同的是,洗衣做饭的是他的新老伴儿,跟他一起出去旅游拍照的也是新老伴儿。

听表弟说,二姨夫最近都胖了,笑脸也多了,因为家里有个免费伺候他的“保姆”,他只有每个月给人家2000块钱的生活费,还是俩人一起的伙食费。

看来,人啊,什么情啊爱啊,都是喜欢享受,喜欢被人照顾、伺候和迁就的感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表弟说:“他高兴就好,自己花点小钱,还能享受被人尊重,被人追捧的虚荣,总比天天唉声叹气,寻死觅活追忆亡妻要好……”

也是,毕竟他也付出了半辈子,我二姨活着时该享受的也享受了,没必要让未亡人守丧。大家觉得呢?

薛大姐二姨和二姨夫的事,让人挺感慨的。原本一段让人羡慕的感情,没想到在二姨去世后都揭开了面纱,只不过是一个人的妥协和迁就罢了。

再加上,老伴去世,大多数男人都无法好好规划自己的晚年生活,害怕孤单,也想找人陪伴和伺候。所以,老年男性丧偶之后,再婚的几率会更高。

感情的事,谁又说得准呢。只要活着的时候,被爱被迁就过,那就不亏。而留下的人,生活总要继续,也应该为自己而活,这样子女也跟着不用太操心了。大家怎么看呢?

【原创生活故事,欢迎个人收藏转发】

  • 从事过儿童图书编辑、儿童名著解析,写过企业家、养老院长、律师等名人采访稿,如今热衷生活故事写作。
    关注【柠果不是果】大家每天一起交流,相互取暖,共同进步。

注: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作者已开通全网维权,抄袭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