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国常会审议通过《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后不久,海外仓建设再迎积极信号!在5月30日举行的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亚东透露,商务部将推动尽快出台政策举措,推进海外仓建设,重点做好赋能产业发展、加大主体培育、加强交流借鉴、营造良好环境等四方面工作。

全国跨境电商主体已超12万家

商务部数据显示,近年来跨境电商与海外仓等新型外贸基础设施协同联动,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过去五年,我国跨境电商贸易规模增长超过10倍。“2024年一季度,跨境电商进出口5776亿元,增长9.6%,其中出口4480亿元,增长14%。”何亚东说。

何亚东表示,跨境电商是我国外贸发展的有生力量,也是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趋势。根据各地的初步统计,目前,全国跨境电商主体已经超过了12万家,跨境电商产业园区超过1000个,建设海外仓超过2500个,总面积超过3000万平方米。其中,专注于服务跨境电商的海外仓超过1800个,面积超过2200万平方米。

何亚东透露,下一步商务部将推动尽快出台《关于拓展跨境电商出口推进海外仓建设的意见》,赋能跨境电商产业发展,依托我国165个跨境电商综试区,结合各地的产业禀赋和区位优势,带动产业带更多企业利用跨境电商参与国际贸易。

指导跨境电商综试区积极培育链主企业,引领上下游的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举办外贸新业态专题培训,加强能力建设。

加强交流借鉴,召开跨境电商综试区现场会,加强典型案例和经验交流,同时提升行业的自律水平,引导有序竞争。积极参与国际多双边合作,在自贸协定谈判、联委会、文委会等工作机制向下加入跨境电商议题。

此外,在3月26日国新办举行的发布会上,商务部副部长郭婷婷谈及海外仓时表示,商务部将继续完善海外仓的布局,海外仓是新型的外贸基础设施。“我们将支持外贸企业、物流企业用好这些海外仓资源,提升专业化、规模化、智能化水平,让更多的优质的中国产品更加便捷地直达境外消费者。”郭婷婷称。

海外仓成跨境电商物流“重器”

海外仓是跨境电商领域的一项创新物流解决方案,主要由物流公司、电商平台或大型跨境卖家在海外设立,通过租赁或自建仓库来实现产品的本地存储与配送,被称为“前置仓”,包括第三方海外仓、平台运营的海外仓以及企业自营的海外仓三种主要形式,是电商平台“全托管”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有效减少卖家成本、改善消费者体验、提高物流效率、提升电商平台竞争力、保障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性等积极作用,近年来被广泛应用在中国B2C跨境电商物流解决方案中,最近五年的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