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杀猪,婆婆让姑姐把猪头猪脚和排骨全拿走,我:把饲料钱给我!”这句话在村头的老槐树下引起了一阵骚动,张大娘的声音像炸雷一样在空气中回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张大娘是个直性子,说话向来直来直去,这次也不例外。她家的老母猪终于下了一窝猪崽,村里人都来帮忙,热闹非凡。可就在大家准备分肉的时候,婆婆却突然发话,要把最好的部分都给姑姐。

姑姐嫁得远,一年到头难得回来一次,这次听说家里杀猪,特意赶了回来。张大娘心里不是滋味,她辛辛苦苦养了一年的猪,饲料钱都是她一担担挑回来的,怎么就能说给就给呢?

“妈,这不公平,我这一年来喂猪、打扫猪圈,没日没夜的,这猪头猪脚排骨,我也有份。”张大娘不甘示弱,声音里带着几分委屈。

婆婆却不以为然,她觉得姑姐难得回来,应该好好招待,而且作为家里的长辈,她有权决定这些事。

“你这媳妇,怎么就这么小气?家里的东西,我还不能做主了?”婆婆的语气里带着责备。

张大娘心里的火气“噌”地一下就上来了,她心想,这事儿不能就这么算了,得有个说法。

村里的老人们也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有的说张大娘做得对,有的说婆婆做得也不无道理。一时间,老槐树下成了个小小的法庭。

张大娘的儿子小强站在一旁,看着母亲和奶奶争执,心里五味杂陈。他知道母亲这一年来的辛苦,也明白奶奶对姑姐的疼爱。他想了想,走上前去,打破了僵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妈,奶奶,别争了。咱们家不是一直讲究和气生财吗?这样,猪头猪脚和排骨,咱们分成三份,妈一份,奶奶一份,姑姐一份,这样公平合理,大家也都高兴。”

小强的话像一股清泉,流进了在场每个人的心里。张大娘和婆婆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中看到了一丝松动。

“好吧,就按小强说的办。”婆婆终于松了口,张大娘也点了点头。

这件事过后,张大娘对小强刮目相看,她没想到自己的儿子能这么明事理,这么懂得调解家庭矛盾。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又是一年。这一年,张大娘家的猪又长得肥肥胖胖,村里人又来帮忙杀猪。这一次,没有争执,没有不公,大家和和气气,共享着丰收的喜悦。

张大娘站在老槐树下,看着儿子小强忙前忙后的身影,心里暖洋洋的。她知道,这个家,有了小强,就有了主心骨,就有了和气。

“妈,你看今年的猪,比去年的还肥呢!”小强笑着对张大娘说。

张大娘笑着点点头,她看着小强,心里默默地想:“家里有个明白事理的儿子,真是比什么都强。”

夕阳西下,老槐树下,张大娘和小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很长。村里的人又开始议论起来,不过这次,他们说的是张大娘家的好,说的是小强的懂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家里杀猪,婆婆让姑姐把猪头猪脚和排骨全拿走,我:把饲料钱给我!”这句话,成了村里流传的一个笑话,也成了张大娘家和和美美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