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7日,美国和平与外交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卡洛斯·罗亚在《新闻周刊》发表了一篇题为《美国对中俄的双遏制战略注定失败》的文章。卡洛斯·罗亚之所以得出这一令美国政府不高兴的结论,也是基于多方面的原因,他认为美国的双遏制战略存在诸多致命缺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美国忘记了一点,如今全球化发展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美国想要通过脱钩断链、构筑小院高墙将中国、俄罗斯这两个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大国完全剔除出结构之外是根本不可能的,美国想要将世界拉回原来的冷战格局也是不可能实现的目标。美国当年之所以能够战胜苏联,正是借助于全球冷战形成的两大阵营对抗,但如今的中国与俄罗斯都是全球化中的重要力量。中国还深度介入全球化的进程,如今更成为全球化的重要推动者、主要领导者,美国要想将中俄两个大国像做手术那样完全摘除,只能说美国太高估自己。

卡洛斯·罗亚基于全球结构的时代现状向美国白宫的决策者们提出忠告,美国应该睁大眼睛好好看一看如今的时代,如今确实与冷战时期不一样了。美国总是想要借助于俄乌冲突、其他意识形态之争将世界拉回冷战格局中,只能说明美国确实走投无路。从这一角度而言,既然中俄两国已经融入全球化的进程中,并且已经通过全球化的发展与世界发生了深度的联系,美国的双遏制战略注定是徒劳无功的。以俄罗斯为例,即使美西方极力打压俄罗斯,但俄罗斯仍通过各种间接方式与美国、欧洲继续做生意,只是赚得少一点,但要想完全将俄罗斯隔离开来则根本不可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卡洛斯·罗亚之所以得出这一悲观结论还是因为,他提醒美国白宫的决策者们,即使是冷战最激烈时,美国也从来不会与俄罗斯发生直接的正面冲突,而是让北约挺在前面。在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中,美国也是通过政治讹诈的方式最终与赫鲁晓夫达成妥协,而不会直接兵戎相见。如今,拜登政府制定的针对中俄的双遏制战略,则确实将美国直接摆在了前台,美国增加了在欧洲的驻军,而在中国周边地区,美国也不断将自己的兵力迁移。

这一系列做法也使得美国与中俄两国发生直接冲突的风险不断增加,但美国却沉湎于自己过去的成功以及强大军事实力的虚假表现,执意直接对中俄两国亮出自己的肌肉,这种做法无疑忽视了中俄两国自身的强大。在冷战时期,美国极力站在后面遥控、指挥其他棋子往前冲,如今,美国总统拜登制定了针对中俄的双遏制战略,美国自己却要往前冲,这就使得美国与中俄两国之间的转圜余地越来越小,发生直接对抗的军事风险却不断增加。一旦真的到了擦枪走火之时,美国恐怕也无法同时对抗中俄两个大国,只能说美国太高估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卡洛斯·罗亚不得不承认,美国无法在经济及军事方面战胜中俄两国,这也就意味着,美国的双遏制战略只是图纸作业,除此之外,导致这一战略无法实现的重要缺陷则是美国民主的失败。一场俄乌冲突与一场中美博弈让世人看到了美国的霸道、霸凌,同时也借助于互联网让世人看到了美西方的虚伪双标。即使美国高喊的“人权、自由、民主”口号再天花乱坠,特朗普的一句“让美国再次伟大、美国优先”就将所有美丽的言辞击得粉碎。美国在俄乌问题、巴以问题、中国台海问题、中国南海问题上表现出的虚伪与双标,也使得美国吸引其他国家的民主影响力急剧衰落,一直与西方自己都看不下去,双标玩得太过,最终一定会被回旋镖伤害,而这也是美国当前最尴尬的地方。

正是上述的诸多缺陷使得美国针对中国、俄罗斯的双遏制战略注定失败,而这种失败是美国无法承受的,美国的失败一方面意味着美国自身霸权的衰落,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全球冲突风险正在急剧增加,在这一大变局时代中,美国也不知如何自处。

实际上,卡洛斯·罗亚的这篇文章阐释出美国双遏制战略注定失败的诸多缺陷,这种阐释也有着相当的道理。如今,美国之所以冒着违背过去战略家提出的警告,也要做出这种越界行为,执意对中俄两国进行双遏制战略,归根结底还是基于虚妄的想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美国希望能够重复冷战时期战胜苏联的这种美梦,这也使得美国在面对中国与俄罗斯时,不自觉地会将自己成功的希望寄托在冷战时期的胜利之上,这种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的做法只能说明,如今美国的战略资源确实已经匮乏到极点。

第二,美国除了将自己的胜利希望寄托于复制冷战之外,美国还认为,自己依然能够振臂一呼云者响应,美国能够聚拢全球力量对中俄两国进行分割包围,逼迫中俄两国投降。在冷战时期,美国确实基于自身强大的军事实力、科技实力、政治实力、无可比拟的经济发展势头对全世界的其他国家及地区产生强大影响。那时的美国虽然有很多问题,但能够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美国自身经济的发达掩盖了内部的诸多问题,这也使得美国在战胜苏联后,总以为是自己的意识形态、制度、价值观在起作用。

实际上,布热津斯基说得很清楚,美国只是仗着自己有钱,用钱硬生生地将苏联砸垮,如今,中国、俄罗斯与美国的经济尽管仍有一定差距,但这种差距已经不是过去那样的天差地别。美国的滤镜不断被打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美国还寄希望于对自己实力的错误高估就能够战胜中俄,无疑只能栽跟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美国之所以做了布热津斯基当年严厉警告不要去做的事,同时对中俄进行双遏制的重要原因在于,美国的战略资源、战略人才确实相当短缺。遏制战略原本是乔治·凯南提出的,而乔治·凯南是美国驻莫斯科大使馆的工作人员,长期与苏联各界打交道,他深深了解苏联,因此他才提出了遏制战略。乔治·凯南的遏制战略并不是只用军事打压,而是综合的心理认知作战,但如今基辛格、布热津斯基先后死去,美国战略界也很难再出现这种惊才绝艳的人士。这也就使得如今的美国政坛上出现了“一犬吠影,百犬吠声”的奇葩景象,整个美国政坛智力短缺的缺点也暴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