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聚焦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明需求,积极探索基层社区理论宣讲新路子,让理论声音深入基层、入脑入心。

为不断深化新时代基层理论宣讲成效,崂山区围绕不同群体的需求,选取5个社区打造理论宣讲社区示范点,分别设立“北极星”科普课堂、“平安星”法治课堂、“启明星”理论课堂、“心愿星”心理课堂、“智慧星”老年课堂,形成“五星课堂”,精准设置宣讲内容。通过点单式、靶向式宣讲,进一步提升宣讲的精准度,让宣讲效果深入人心,惠及更多居民群众。

崂山区长期将宣讲队伍建设摆在首要位置,不断增强宣讲的权威性和知识性。秦岭路社区成立理论宣讲工作小组,打造了一支以专家学者、优秀青年、先进模范等为宣讲主体的宣讲队伍,常态化开展宣讲活动。组建多元化宣讲团队,在东城国际社区成立普法骨干队伍、法律志愿者队伍等多个宣讲团队;组建群众身边的理论宣讲队伍,实现理论宣讲从“暖人心”到“聚人心”。

崂山区不断创新宣讲方式,以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形式,让宣讲“活”起来。通过“文艺+宣讲”“志愿服务+理论宣讲”、情景宣讲等形式的微宣讲推进理论大众化。创新宣讲模式,开展互动宣讲、围坐一堂等特色情境宣讲,实现场景立体多元化。积极发挥网格员、楼长志愿者的“触角”作用,多管齐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易于接受的小故事传达给居民,呈现理论宣讲的价值和魅力,让宣讲更有温度、更接地气。

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