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个月,广州三元里村有“电鸡”着火,导致一楼商户被烧毁。事发不久后,三元里村发布通告称,自5月16日起,所有电动自行车、五类车不得进村停放,此举引发全城关注,电视台亦连番报道。

不过,措施实施约一个月,有自媒体反映如今的三元里“店铺整排倒闭关门,街道冷冷清清,堪比疫情时期”,但也有自称为三元里村民的网友反驳,指自媒体为博眼球,在未开铺的时候拍摄相关照片和视频,故意表现村内萧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媒体视频截图

真实情况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亲自前往三元里村探访,并与当地的居民与商户聊了聊……

▲点击收看视频

01

广州首个“电鸡”禁停村

来到三元里村出入口,我们发现有不少“电鸡”正在排队等候入村,每部入村的“电鸡”都会被贴上一张红色贴纸,上面标识为“电动车临时通行证”,写着车辆进村的具体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步入村内,仍有不少“电鸡”穿梭在大街小巷中。

其实,三元里村只是禁止“电鸡”停放,并非完全禁止电动单车进入按照三元里村的规定,外卖、快递、燃气、粮油等负责生活必需品配送的电动单车,在每天6时至24时登记后可入村通行,并限时在30分钟内离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中,外卖员仅需向出入口的工作人员展示其外卖配送订单界面,就能获得通行许可。

不过,我们也随之产生了疑惑,如果“电鸡”入村超过30分钟,村内工作人员又能否知晓并及时处理呢,又是否会作出处罚呢?另外,就我们所见,还有不少居民用“电鸡”接小朋友放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至于村内的人流量,在下午时分,抗英大街上还是人来人往,大部分店铺亦是营业状态。附近的居民向我们表示,他感觉到最近的人流量比“电鸡”禁停前要少一些,但是并没有那些自媒体说得这么夸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的电动自行车都停至村外,在邻近村口的位置,电动车已经摆放了里三层外三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根据三元里村初步统计,村内电动车保有量大约在6000辆,如今村外的停车区域总长约4.5公里,停车区域大多安装了充电桩。

02

禁停“电鸡”弊多还是利多?

作为首个执行“电鸡”禁停措施的广州城中村,三元里村的做法引起了激烈的争议。

首先,有网友质疑三元里村到底有没有权力将电动单车拒之门外,基层是否具备管理权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观点

另外,关于“电鸡”禁停办法,有人叫好,也有人叫骂。

支持声认为村容村貌变得整洁干净,村内的消防安全隐患也大幅减小,毕竟城中村握手楼密度高,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观点

反对声则认为,村内是干净安全了,但电动自行车全部堆在村外,万一哪一台起火了,就会烧毁整条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友观点

长期关注电动自行车管理的广州市政协委员郑子殷认为,这样“一刀切”的方式,实际上只会导致社区里的电动单车大量占据周边的公共空间。他还担心,由于停放和充电不便,三元里村的居民以后会不会偷偷将车停回村里,甚至将电池带回家里充电,造成更多的潜在危险,禁停这种做法很值得商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网友觉得,“电鸡”禁停弊大于利,因为其付出的成本与代价实在太大。

据当地居民透露,部分租客觉得出行不方便而退租。从三元里村内走到地铁2号线三元里站,步行耗时约7-8分钟。有当地居民表示,虽然村内有共享单车,但早高峰能不能扫到单车是个问题,走出村外找回自己的电动车,再开去地铁站,也很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水印

还有租客担心“电鸡”停车位是否充足,如果下班比较晚,靠近村口的位置基本都停满了,就只能走到远处停车。

在租客减少、村内人流量下降的情况下,在村内开店的商家,生意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长此以往,村内的经济发展是否会走向萧条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水印

最后,还有不少网友对“电鸡”禁停措施在全市的推广作出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网友认为应该将其推广到广州所有的城中村及小区。亦有网友质疑该措施推广的可行性,要知道为了推行禁停措施,三元里村几个出入口、村外停放点都安排了工作人员,而且需要三班倒,所付出的人力成本并不小。

03

如何根治“电鸡”围城?

三元里村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实施“电鸡”禁停,其实是基层治理“电鸡”问题受困的体现。相比起事故出现后的问责压力,该城中村才无奈索性选择一禁了之。

但是,有不少网友认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运动式整治,是指标不治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广州的“电鸡”围城现象,实质上是管理错位的问题。电动单车本质上就是机动车,在很多国家和地区电动单车和摩托车、汽车一样都是需要接受年检,而且驾驶者必须持有驾驶执照。

但现在中国法律却定义“电鸡”为非机动车,买部“电鸡”,只需要交钱登记上牌就可以上路,不需要年检,擅自改装也很难被发现,而驾驶者也完全不需要考取驾驶执照,所以连最基本的道路安全意识也没有,经常横冲直撞。就算违规被交警抓到,大多也是罚钱了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所以,要彻底打破电鸡围城的困局,就需要重新修改法律,将电动单车纳入机动车管理之中,除了需要登记上牌之外,还需要接受年检,严查非法改装,减少火宅隐患。

而驾驶者也需要通过交通安全的考试领取驾驶执照,如果违规除了罚款之外还要扣分,分扣完就吊销驾驶执照。

系统性、长期性的管治,才是解开“电鸡”症结的真正良药。

各位自己友,

你怎么看三元里禁停“电鸡”的做法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