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雾化吸入为何成为治疗呼吸道疾病的重要方法?

雾化吸入疗法是指用专门装置将吸入药物分散成气溶胶形式,吸气时气溶胶随气流进入呼吸系统的给药方法,它可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呼吸道黏膜,达到洁净、湿化气道、局部和全身治疗的目的[1],是呼吸系统相关疾病的重要治疗手段。随着家庭雾化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可以得到有效、方便的治疗。

家庭雾化优势多,

成为呼吸系统疾病管理新选择

雾化吸入是一种以呼吸道和肺为靶器官的直接给药方法,与口服、肌肉注射和静脉给药等方式相比,雾化吸入疗法具有多重优势,如起效迅速、局部药物浓度高、疗效佳、用药量少、全身不良反应少、不需要患者刻意配合、应用方便等,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2-5]。

目前,我国对呼吸疾病的防控体系与能力建设存在不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等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的长期规范治疗和管理状况并不理想。在此背景下,开展家庭雾化吸入治疗,不仅能够大大提高给药的可及性、方便性和舒适度,同时还可以避免交叉感染,降低医疗费用,合理分配利用医疗资源,为需要长期雾化吸入治疗的儿童、老年等特殊人群提供了一种疗效良好、安全性良好、易行的方法,从而提高患者长期治疗的依从性,改善疾病预后。

家庭雾化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疗效及安全性良好

雾化吸入疗法适用于呼吸系统的多种疾病,包括哮喘、呼吸道感染、感染后咳嗽、慢性支气管炎、COPD、变应性鼻炎、急性喉炎等。除了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平稳后都可以选择在家中选择继续雾化治疗。临床常用雾化吸入药物主要有吸入性糖皮质激素(ICS)、短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短效胆碱M受体拮抗剂(SAMA)和黏液溶解剂等几大类[2]。

以哮喘的治疗为例,有共识指出,哮喘急性发作的初始治疗包括重复吸入短效支气管舒张剂、吸入或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等,与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相比,联合雾化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可明显降低住院率[5]。ICS是当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抗炎药物,在哮喘急性发作的急诊治疗中,出现症状后首个小时给予高剂量ICS,可降低未接受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患者的住院需求,且耐受性良好,急诊留观结束回家后,大多数患者应给予常规持续ICS治疗[5]。家庭雾化吸入治疗可适用于各年龄段哮喘患者,尤其适用于哮喘患儿[6],既兼顾疗效和安全性,也可使家长及患儿免受来回奔波医院之苦,有效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

对COPD患者来说,家庭雾化吸入治疗同样是一种疗效良好、安全性良好的治疗支持方式。雾化吸入给药对于一部分年老体弱、吸气流速较低、疾病程度较重、使用干粉吸入器存在困难的患者可能是更佳选择[5]。通常SABA较适用于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治疗,若效果不显著,建议加用SAMA。雾化吸入高剂量ICS可降低COPD急性加重炎症水平,缓解急性加重症状,改善肺功能,其疗效与全身应用激素相当,且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5]。

尽管雾化吸入疗法能够有效缓解治疗因呼吸道疾病引起的症状,但在家庭内进行雾化吸入疗法时,也需要注意正确规范地治疗。首先,雾化吸入治疗前1 h不应进食,清洁口腔分泌物和食物残渣,以防雾化过程中气流刺激引起呕吐;洗脸、不抹油性面膏,以免药物吸附在皮肤上[2]。治疗过程中,采用舒适的坐位或半卧位,用嘴深吸气、鼻呼气方式进行深呼吸,使药液充分达到支气管和肺部[2]。雾化吸入后,应及时用清水漱口或喝水,减少咽部不适及药物在口腔中残留[2,5]。此外,雾化吸入装置应该专人专用,避免交叉污染,每次使用后需进行清洁并干燥存放,以防受到污染后成为感染源,影响治疗[2]。

· 总结 ·

随着临床上需要长期雾化治疗患者的增多,家庭雾化吸入治疗模式也日益受到关注,需要长期雾化治疗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均可考虑家庭雾化治疗。其疗效与在医院雾化治疗一致,且操作简单、方便易行,可避免交叉感染,为需要长期治疗的患者提供了疗效良好、安全性良好、便捷的治疗方式。相信随着医学的进步,家庭雾化吸入治疗未来可期。

参考文献

[1]刘红升.雾化吸入疗法急诊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8)[J].中国急救医学,2018,38(07):565-574.

[2]杜光, 等.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19年版). 医药导报 2019; 38(02): 135-46.

[3]Zhu Zheng, et al. Clinical practice of nebulized therapy in China:a national questionnaire survey.[J].Journal of aerosol medicine and pulmonary drug delivery,2014,27(5).

[4]Stephan Ehrmann, et al. Aerosol therapy dur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an international survey[J].Intensive Care Medicine,2013,39(6).

[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制定专家组. 雾化吸入疗法在呼吸疾病中的应用专家共识 [J]. 中华医学杂志,2016,96( 34 ): 2696-2708.

[6]申昆玲等.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疗法在儿科应用的专家共识.临床儿科杂志,2018.36(2):164-176.

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不用于推广目的。

审批编号:CN-136225 过期日期:2024-12-5

*“医学界”力求所发表内容专业、可靠,但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做出承诺;请相关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为决策依据时另行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