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庄子·养生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这个世界的知识是无限的,并且在我们这个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增长以指数级增加。我们以有限的生命来学习、追逐这无限的知识,学到死也是学不完的。这里就涉及到知识与生命,知识是外在的、概念的,而生命是内在的、当下的。做主的是这个生命,相信生命本身,而非这外在的知识。如果以知识的学习为主,完全不顾生命,压抑生命,甚至摧残生命,那么这个知识就是戕害生命的。养生,养的是生命。养一己之生命,养天下之生命,一也。

生命,生生不已,活泼泼,元气满满。知识的理性的,逻辑的,概念化的,体系化的, 也是不断地演化,呈现不断地增长之趋势,且与生命是有隔的。所以, 知识的学习,要反观自照,须反求诸己,打通生命与知识的隔,做生命的主,做主,有觉,有定,故能观照知识,理解知识,应用知识,把诸多知识融会贯通,把握底层逻辑,把知识与生命打成一片,活化知识。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 在社会,行善会有好的名声,作恶会受到法律的惩罚。我们不能因为要去求名而去行善,也不因为怕受到惩罚而不作恶。这都是处在二元对立中的心灵。求名而行善,则是伪善。惧刑罚而不敢作恶,内怀恶意,可能在不受刑罚的范围内处处作恶,这倒是真的恶了。

善恶双遣而行中道,无善无恶心之体,回到天性,回到清净本心。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率其天性也。圣贤之道,持“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以道心观照人心,人心返道心,不思善,不思恶, 回到生命的本来面目,顺其生生之意,不害生而能护生,这就是行中道, “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这里无善恶,自然而然,直心而为,合于道也,故能行中道,这就是“ 缘督以为经 ”。

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缘督以为经,就是行中道。

保身 ,这就是明哲保身之意,就是身体不遭受戕害,能保命。

全生 ,能成全生命的自由,能活得自由自在,逍遥游也。

养亲 ,是可以孝养父母亲人,也就是能齐家,让身边人过得好。

尽年 ,就是终其天年。相应于《黄帝内经》的首章上古天真论。“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 ”

缘督以为经,在具体的生活方式上,相应于“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 ”。养生主篇,可以与上古天真论篇互参。上古天真论篇,在践行上更细致一些。

中道之行,无过无不及。“学般若菩萨,不得自谩,如冰棱上行,似剑刃上走,动辄丧身失命”。

做学问难,修行更难,做学问与修行要一体,知行合一。

养生主这篇文章很重要,就在于这种生命的践行性上, 时刻提醒人,是生命之学,回到生命的践行上,回到道心与人心之间,“缘督以为经”,行于中道 ,然后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成己成物,全生、养亲而终其天年,不负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