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消息,在美国对华新能源车加征100%关税之后,欧盟也跟着加征最高38%的关税,这个影响到底有多大?会不会把中国新能源车国际化扼杀在摇篮里面?我们又该如何破局?

第一,我觉得美国欧盟都对我们的新能源车加征关税,这就对了。这反而说明了咱们的新能源车不再是窝里横,而是真正的强大起来,让美国、欧盟都感到害怕。

如果咱们的新能源车还是跟七八年之前一样被说是粗制滥造,人家需要加征我们的关税么?我们卖过去都没有消费者买,美国、欧盟又何必大张旗鼓对我们加关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很多人担心,现在我们的新能源车正是蓬勃发展的时候,欧美突然对我们加关税,会把我们扼杀在摇篮里面,我觉得这个担心也是多余的。

因为我们出口到美国新能源车几乎就等于零。欧盟方面确实是我们的大客户,可是2023年前七个月也就是7万多台新能源车。这个数字是什么概念?光是比亚迪一家公司去年总计销量就超过了300万台。

所以哪怕未来欧盟市场下滑严重,对我们新能源车的整体销量影响暂时不大。可是你会说现在影响大,可是未来我们就无法打入美国跟欧盟这两个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了,难道新能源车的永远只是窝里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事我觉得也不用担心,欧美老百姓开不到我们的电动车,那是他们自己的损失。清朝末年,满清闭关锁国,不让西方的火车进入中国,你说是西方的损失,还是大清的损失?

第三,我觉得能遏制一个产业发展的,永远是技术跟创新,而不是关税。前几年,路虎、大G那些纯进口车,不说关税了,就是加价几十万、上百万,还是一大堆富人抢着买,为什么?说白了人家当时确实领先,挡不住消费者的购买热情。

中国新能源车如果固步自封,不再创新了,那才是最可怕的,相反人家加征关税,这肯定是发展过程中会遇到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四,既然人家开始加征关税了,总是会有一些影响,那我们又该如何破局呢?事实上不管是美国、欧盟、日本还是韩国,汽车都是他们的核心产业之一,特别是德国跟日本。因此我们国家要打入这些市场,人家肯定会想办法阻止的。不仅自己阻止,他们肯定也会动用盟友的关系,对我们的新能源车产业进行围追堵截。

事实上,当年日本、韩国汽车发展起来,也是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2023年中国第一次成为了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很多人可能会好奇,不是说日本汽车跟德国汽车依然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么?怎么中国就成为了第一大汽车出口国了呢?

因为日本、德国等汽车企业早就在世界各地的主要消费市场建立合资工厂了,比如说在中国市场,丰田就跟一汽跟广汽合作,大众也是跟一汽、上汽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新能源车要真正国际化,单单靠出口肯定是不行的,这样不仅是关税问题,还有运输成本等问题,所以未来肯定也是要去海外建厂的。

事实上现在一些企业已经踏出了这一步,比亚迪在墨西哥的工厂已经建成,并且推出了第一款的新能源车。在当地建厂那就可以避开关税的问题,同时还可以让成本继续降低,更好抢占当地市场。

有人可能会担心,如果都去海外建厂,那会不会导致产能转移,本地产业空心化的问题?这个问题也不用担心,哪怕是在外国建厂,核心的零配件依然是从中国出口过去,不过就是在外国完成组装而已。所以并不存在上面这个担心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说,这次美国、欧盟相继对我们的新能源车加征关税,我觉得完全不需要担心。我现在更加担心的还是无法突破技术上的壁垒,会被日本、德国的车企追上。

这两三年我们的新能源车其实陷入了一个怪圈,那就是不断在内卷,可是卷的又不是核心技术,而是更大的空间、更便宜的价格、更多的冰箱、彩电、大沙发,还有所谓的智能驾驶。

新能源车现在最核心的,还是应该突破电池的极限,在续航、充电速度上下功夫,还有安全性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卷冰箱彩电大沙发,难道美、日、德的车企造不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能源车企们真的应该好好跟比亚迪跟华为学学,实现更多的自主研发,而不是再走手机产业的组装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