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的残酷性,往往体现在它一旦开始,就没人会知道它何时会结束,更不清楚随着战事的加剧,一场战争是否会引发更大规模的战争。而在俄乌战争自2022年2月24日爆发之后的两年多,我们也通过这场战争彻底看清了战争的上述残酷性,以及美国这个始作俑者唯恐天下不乱的邪恶本质。

为了能够让节节败退的乌军能够顺利活过美国总统大选之日,拜登政府近日也是豁出去了,直接下令取消了乌军在美国援助武器使用上的禁令,使得乌军可以使用美国提供的远程武器对俄境内目标实施打击。而作为回应,俄方也迅速向加勒比海派出了四艘军舰,并对友邦古巴展开为期五天的访问。显然,普京此举就是要向拜登传递一则很明确的政治信号,那就是不要再在援乌议题上触碰俄国的底线。倘若美国可以利用乌克兰向俄罗斯境内实施打击,俄方也可以借助古巴将导弹“射到华盛顿”。此次事件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当霸权主义遇到“战斗民族”,该认怂的时候还是很“果断”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俄之间的较量正在不断升级。

一、拜登将解除乌军武器使用限制一事强加给西方盟友,引发欧洲各国强烈不满。

这个世界上存在一种标准,那就是“美国标准”。与国际标准所不同的是,美国定的这个标准,只以美国利益的最大化为基准,任何不符合“美国标准”的国家、企业或个人都将被视为是美国的“敌人”。这也就解释了为何中、俄等国不论对美西方多么谦和忍让,他们还是会对我们横挑鼻子竖挑眼、不断借机对我们实施经济上孤立、政治上的封锁、甚至是武力上的打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泽连斯基作为筹码,作用越来越轻!

毕竟,从美国标准来看,没有中、俄才是实现美国利益最大化的“最优解”。而在俄乌冲突议题上,拜登政府突然放开对乌军使用美国援助武器上的束缚也是基于“美国标准”,但这并不符合国际标准或西方标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发动俄乌战争这件事只对美国人有利,对欧洲、俄罗斯乃至世界而言则是一场天大的灾难,由此产生的国际能源价格上涨,粮食价格上涨等问题,已经让许多依赖能源、粮食进口的国家深受其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如欧美之间隔着整个大西洋一样,美国与西方在俄乌议题的立场上同样存在“隔阂”。尤其是“美国标准”与西方标准间的差异,也注定会导致欧洲在俄乌议题上的举措与美国出现分裂。以近日拜登政府突然允许乌军使用美援武器打击俄境内目标一事为例,许多欧洲国家虽然表面上宣称会“紧随老大哥的脚步”,但却在实际行动中“裹足不前、保持观望”。

而之所以拜登会在这一议题上与昔日的盟友们陷入决裂,说到底还是因为欧洲利益与美国利益往往并不重合。他们也并不愿为了实现美国的利益最大化,而影响到欧洲与俄国之间的政治外交关系、现有的经济合作等。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很多军事专家分析,如果当初不是美国偷偷炸断了俄德北溪1号、2号石油天然气管道的海底部分,欧洲各国很可能会碍于和俄罗斯紧密的能源合作而选择不站在美国一边。同时,美国也怕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直接通过海上运往欧洲而不从乌克兰过境,进而降低乌克兰在该地区的战略地位,导致美国在俄罗斯家门口安排的这颗棋子失去应有的功效,这才急匆匆的挑唆乌克兰对俄宣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政治领域中有一句话,叫做通过现象看本质。而当我们聚焦美西方援乌这一现象时,就会发现欧洲与美国间隐藏的矛盾共有以下两点:一是当初美西方之所以普遍答应给予乌军一定程度上的军事援助,主要还是考虑到乌克兰是“被攻击”的一方,援助他们西方武器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帮助他们加强防御。但既然是防御性作战,自然也就只能提供防御性武器,且只能使用这些武器打击俄罗斯本土以外的战区目标。但如今美国不但提供给乌军许多超远程打击武器,还允许其直接使用这些武器攻击俄境内目标,这已经与“直接对俄罗斯宣战”无异,自然也就得不到欧洲各国的效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美国和欧洲并不是表面上那么和谐

二是欧洲与俄罗斯在地理空间上本就由欧亚大陆连接,这种联系是客观的、必然的。欧洲在能源、经济方面与俄罗斯也多有合作,并不可能被美国的挑拨离间就轻易割断。因此,欧洲各国在是否允许乌军动用本国武器进攻俄本土时所面临的顾虑,就明显要比美国人多得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拜登刚向乌克兰提供更多“美式先进武器”,普京就表示很快会访问朝鲜平壤。

大国博弈、小国遭殃,可事到如今还是有许多小国不明白这句话的道理,被美国人当成了发动代理战争的工具。这其中,已经遭受了两年多战乱的乌克兰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当我们看到乌东地区那些死伤的士兵和城市的残垣断壁时,内心是既同情又气愤,同情是因为他们只是被美国人利用的受害者之一,气愤则是因为泽连斯基竟将乌克兰人民的生命作为了乌克兰加入北约这一愿景的政治牺牲品。然而,当乌克兰可用的人海战术消耗殆尽,失去了利用价值的他们还能得到拜登政府的“重视和垂爱”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美国人从不会做亏本的生意,更不会为了乌克兰陷入与俄军的直接冲突,这样做也违背了当初他们利用乌克兰对俄发动代理战争的初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俄乌战争打到今天这个局面,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内心肯定是慌得一匹的,因为他已经深刻的意识到,没有美国及西方的援助,乌军很难靠自身力量顶住俄军的攻势,而他的内心也更加清楚,美国十有八九已经有了将他当做“弃子”的打算。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总统拜登也在哄骗乌克兰积极作战一事上下足了功夫,他不但在6月7日参加诺曼底登陆8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公开向泽连斯基致歉,还拍着胸脯宣称会即刻向基辅送出更多“美式先进武器”。

这一套道歉加宣誓的动作下来,直接就让泽连斯基深受感动,瞬间“原谅了他”。据悉,在当天二人的会晤中,拜登诚恳的表示乌军近期在乌东的失利很大程度上与西方的援助力度不足有关,而美国在军事援助拨款上推迟了整整六个月,也给俄军组织起有效反攻提供了窗口期,致使俄罗斯在战场上取得重大进展。对此,拜登宣布会即刻向乌克兰提供2.25亿美元的新一轮军事援助,其中包括“霍克”防空系统导弹、“海马斯”弹药、“毒刺”地空导弹以及其他火炮弹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所谓是可忍、孰不可忍,面对美国在援乌议题上不断触碰俄方底线的行为,俄罗斯总统普京也迅速展开了“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的行动。先是直接向美国的“后花园”加勒比海派出了四艘军舰以访问友邦古巴,后又宣布自己将很快踏上访问朝鲜首都平壤的行程,并与该国领袖金正恩展开更多对抗霸权主义的“战略合作”,这招“双管齐下”不但做的及时、也来的给力,极大的削弱了拜登政府的锐气。

悉,此次前往加勒比海的四艘俄罗斯舰艇分别为“戈尔什科夫”号护卫舰、“喀山”号核潜艇、“帕申”号舰队油轮和“尼古拉·奇克尔”号打捞拖船。这些船只将于6月12日至6月17日抵达哈瓦那,并与同时到场的古巴海军编队汇合后共同参与一系列军事演习。对此,华府方面是“表面稳如老狗、内心慌得一匹”,称他们虽然并不认为俄方少量飞机和舰艇的到来具有威胁性,但美国海军将一直监视抵达加勒比海进行军事演习的俄罗斯军舰和飞机。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普京在作出上述动作时,还特意警告美国称:“莫斯科可能会向西方的对手提供远程武器,以便他们能够打击西方国家,以回应包括美国在内的北约盟国允许乌克兰使用武器打击俄罗斯境内。”换句话说,美国可能会因在援乌上的“不守规矩”而同时面临“古巴导弹危机”和朝核问题的加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2日,俄罗斯“亚森M”级攻击核潜艇“喀山”号抵达古巴哈瓦那港。

新一轮“古巴导弹危机”正在进行中,美国援乌“无下限”最终引火烧身。美国是世界上拥有地表最强军力的国家,却同样是全球范围内“最缺乏安全感”的国家,因此一旦某个国际事务引发了美国人对自身“国家安全问题”的担忧,那么拜登政府很大概率都会立刻认怂。此前之所以拜登敢于毫无下限的支援乌军对俄作战,那是因为他们认为通过代理战争模式与俄军间接过招是极为安全的,并且战争结果不会对美国国安造成任何影响。但在拜登为改变乌军颓势而改变乌军交战规则后,美国实际上是以“更为直接的方式”间接加入了俄乌冲突,并因此威胁到了俄罗斯的国家安全。在这样的情况下,俄总统普京只是用一招简单的“以其人之道还其人之身”,就让拜登当局尝到了自己种下的苦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现在,本想着通过给泽连斯基政权“续命”来换取选票的拜登,只能祈祷开往古巴港口的俄舰上没有“大伊万”、普京与金正恩的下一次会晤别谈“核技术”。否则今后要是俄美真打起来,一不小心引发了“第三次世界大战”,美国也是很难占到什么便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