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新手妈妈面临的转变经常被讨论,新手爸爸的困境却总是被忽视。实际上,当越来越多的母亲进入职场,就有更多的父亲进入育儿领域,那么爸爸们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同样值得关注。明天就是父亲节,我们为新手爸爸们准备了五条锦囊,帮助他们更加从容地适应新的身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人的一生面临的各种转变里,“为人父母”或许是最为影响深远的。这项变化通常受人期待,且令人喜悦,但也难以减少随之而来的情绪起伏,以及个人和职业方面需要做出的调整。

不过,新妈妈面临的转变——从产后抑郁、事业焦虑到高度的自豪和意义感等所有的一切——都有相关的深度学术研究,且在流行文化中经常被讨论,新爸爸却被研究者忽视,在流行文化里至多不过一句玩笑带过。

然而,这两种转变不能分开讨论。上班族妈妈的数量大幅度增长,和建立让父亲承担育儿责任的新文化,这两件事的影响密不可分。越来越多的母亲进入职场(六岁以下儿童的母亲有2/3在外工作,六岁以上儿童的母亲在外工作的比例则高达77%),于是有更多的父亲进入育儿领域。

改变在一定程度上是出于必要——上班族妈妈能够用于育儿的时间必然较少,对父亲参与的需求越来越高——但更多的是个人选择。事实证明,爸爸喜欢参与育儿。被问及如何看待自己在家中的作用,3/4的父亲说自己“既赚钱又照顾自己的孩子”。

父亲对育儿热情高涨,对父母孩子都有很多好处,但也让涉及的每一个人,包括雇主和管理者,面临一系列复杂的问题。关于这些问题的研究虽然时日尚浅,但最近几年已经开始加速。

我对人生转变的研究发现,转变有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叫作“漫长的告别”,进入转变的人哀叹自己以往的生活。第二个阶段是“混乱的中段”,开始在习惯、思维和生活方式方面去旧换新。第三阶段是“新的开始”,新的自我完全形成。这几个阶段与新爸爸面临的挑战和机遇非常相似。

根据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以下提供五条建议,协助新爸爸在这个转变阶段获得对生命的肯定。

一、接受

新爸爸的第一课是,不要逃避相关的变化。人生的一个阶段结束了。接受自己成为父亲这一事实,能够带来许多情绪,不仅有喜悦、高兴和自豪等正面情绪,也有恐惧、焦虑和无助等负面情绪。

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对500多篇论文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准爸爸会在伴侣怀孕早期出现焦虑症状,在伴侣围产期普遍焦虑,在孩子出生前后达到最高水平。爸爸们常常感到无助和孤独。对于有过心理健康问题的男性而言,这类变化可能尤其剧烈。

除了在家中的这些情绪,爸爸们还经常担心自己在工作上落后或减速。与同事和上司的常规活动如社交聚会、聊天和周末的高尔夫等等,优先度可能会下降,因此他们会担心工作方面的机会被家庭责任影响。

重点在于,成为父亲是一种情感体验,要花时间感受情绪,并予以接受。

二、标记

那么,爸爸们应当如何应对这些感受?

答案是,寻找合适的可以探索这些情感的场所,将之公开化。我的研究发现,人们用各种方法应对人生转变时的强烈情感:有些人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还有人默默挺过去。不过80%的人都需要某种固定程序——公开,通常会分享体验,向自己和身边的人表明自己在经历情绪波动的时期,为接下来的一切做准备。

新爸爸也是同样。举例来说,自己即将为人父母的消息有时感觉很抽象,难以做出相应调整,那么第一次做超声波扫描就是一个令人激动的时刻。新妈妈会体验到生理上的转变,爸爸则需要这种视觉上的确认。

还有许多研究表明,上班族爸爸与支持团体中的其他人分享经历会有所帮助。即使是网络上的支持团体也很有用。原因在于,在安全的环境下与同伴聚会,令新爸爸感到自己的担忧是正常的,甚至能够运用幽默获得一些对这种担忧的控制感。研究表明,表达出这些感受,能让人获得充实感、变得成熟、实现个人成长,并感到自豪。

因为这类支持团体效果很好,波士顿学院工作与家庭中心建议企业成立父亲互助会,或者开展面向男性的育儿研讨会,协助上班族爸爸接受自己的双重角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摆脱

人生转变的第一个阶段重点是向无法重回的过去道别,第二阶段“混乱的中段”关注的则是适应新的现实并做出相应调整。这个过程的第一步就是放弃旧有方法。

对于上班族爸爸而言,这一步意味着让自己从对自己身份的期望、与伴侣的关系乃至自己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巴西两位学者的综合研究发现,处于过渡期的父亲必须学习在四个关键领域进行调整:

一、作为父亲的自己;

二、父亲与母亲和孩子;

三、父亲与他们的支持网络;

四、父亲与他们的工作。

重要发现:父亲不能将自己的父亲作为模板过度参考,因为上一代男性不甚关注育儿和工作家庭平衡。现在的新手爸爸必须摆脱过时的期望,关注当代父亲的新期望、习惯和事务优先顺序。

作为上班族父亲,你参考的典范可以是某位同事或某个朋友——给自己找一个参考。

四、创造

新一代父亲想要的是什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或许是上班族父亲的转变中最令人兴奋的地方。现在的爸爸们想要的是一种家庭和职场都乐于接受父亲育儿的文化。我的相关研究表明了这种渴望:告别了过去、摆脱了过时的模式之后,处于混乱的中间阶段的人会转向惊人的创意之举。

体现在上班族爸爸身上,就是在家里培养新的习惯,与新生儿建立联系,与伴侣协调分工。还要在职场建立乐于接受上班族爸爸的新文化。毫无疑问,大部分父亲乐意回去工作,但研究表明,其中98%的人感到与宝宝失去了联系。

要避免这种情况,新手爸爸要换用新的工作方式和日程安排。75%的父亲尽量利用弹性工作制,57%至少部分时间居家办公(疫情后居家办公会更普遍,这个数字无疑还会增加),27%选择压缩工作周。

如果你是一名管理者,最近当了爸爸,可以利用这类制度辅助育儿,使得这样的安排常态化、惯例化,以便未来形成新的父亲育儿文化。如波士顿学院的研究者所言,“为父亲(以及全体员工)提供用于满足个人需求的时间,并不是允许员工‘偷懒’,而是让他们在工作的时候更加集中精力。”

五、讲述

最后一个阶段是“新的开始”。初为人父的兴奋过去,自己身为父亲的事实变得清晰,这时就进入了这个阶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把新的篇章加进自己的人生故事里。

人生的转变从根本上来讲是一个叙述事件,我们要重新讨论和更新自己的人生故事,将某一重要转变纳入其中。成为父亲这一转变不是临时的,而是永久的。这个过程不会持续几个月就结束,而是会反反复复:孩子进入新的阶段、带来新的责任,未来又有孩子出生、让原本就左支右绌的日常生活更加摇摇欲坠,工作方面新的责任迫使父亲疏于家庭事务,大家庭要牵扯的杂事多、要买的东西多、麻烦也很多。

人生转变是一生的运动,当父亲可能就是你开始学习这项运动的契机。一旦开始,你会发现从中获得的技能一生都能派上用场,帮助你将看似一团乱麻、毫无章法的时期变得充满情感、惊奇和新发现。

关键词:职场

布鲁斯·费勒(Bruce Feiler)| 文

本文摘自“HBR职场父母系列丛书”之《给职场爸爸的建议》

朔间 | 译 周强 | 编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你苦于职业倦怠,不妨问自己九个问题

你职业生涯中的最大障碍,是自我设限

年中大促进行中 点击图片即享优惠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 联系方式

投稿、广告、内容和商务合作

newmedia@hbrchin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