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计:2207字,图

阅读预计:6分钟

初到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正在展出来自岩手县平泉町的至宝:中尊寺金色堂十一尊国宝。

面对这样熟悉的金雕佛像,我已经分不清自己身在何处,是天竺东瀛?还是东土大唐?

佛一路东传,与多样化的亚洲文明生态共同构建了我们的亚洲文明,生生不息的慈悲、怜悯和博爱。

日本岩手县平泉町:中尊寺金色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岩手县平泉町:中尊寺金色堂

01从梵天到东瀛

到达东京的第一个晚上,前往位于银座的酒店,抬头看到酒店附近的餐馆名叫“梵天”,心理距离一下子就被拉近了。

位于东京银座一丁目附近的餐馆“梵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东京银座一丁目附近的餐馆“梵天”

除了木匾上四个醒目的汉字,满满的和风酒旗在夜色中猎猎飘扬,从印度、中国,到日本,三国的历史渊缘就这样被这个餐馆昭示出来。

这家小餐馆也成了每日我从繁忙的日程中返回银座酒店的地标,找到了“梵天”,我就找到了这一夜肉身的归宿。

梵天,是印度教的创造之神。

在印度教的三大主神中,与其他两位主神毗湿奴和湿婆相比,印度教徒为供奉梵天建造的寺庙极为少见,而供奉其他两位主神毗湿奴和湿婆的寺庙,在今天的印度却有好几万座。

印度教中梵天的形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印度教中梵天的形象

梵天的传统形象乃四颗头、四张脸以及四只手臂,口中不断地诵读《吠陀经》。在北印度,他常常有着一绺白胡须,代表几近永恒的存在。

与印度不同,梵天信仰在南传佛教的东南亚,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得到很大的发挥,特别是在泰国,对梵天的信仰更为普及。

当地华人称之“四面佛”信仰,据说有保佑人间富贵吉祥的功能,“四面佛”信仰在东南亚地区有非常多信众。

泰国曼谷市中心的四面佛金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泰国曼谷市中心的四面佛金像

泰国的四面佛被称为“有求必应佛”,“四面佛寺”也是泰国香火最旺的寺庙之一。

严格意义上讲,这尊四面佛并没有设立在寺庙里,它就坐落在曼谷闹市中心爱侣湾的Ratchadamri路和Phloen Chit路的交界处,在BTS的Siam站和Chit lom站之间的路口处。

“有求必应佛”周围是高楼林立的大厦,旁边就是熙熙攘攘的车辆,成为曼谷地标之一。

由于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信众前往,所以当恐怖袭击瞄准这里时,就制造了震惊世界的“817曼谷炸弹袭击事件”。

2015年8月17日晚上7点左右,位于泰国曼谷市中心商业区的四面佛庙宇附近发生爆炸,造成22人死亡、上百人受伤。

枪手等武器泛滥,被视为是此次事件暴露出的泰国安全领域的漏洞。

02印度教和佛教对日本的影响

作为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梵天为代表的印度教,在东亚的影响是有限的。

如果说在日本一定要寻找来自印度教的痕迹,除了笔者机缘巧合入住在了“梵天”隔壁的银座酒店之外,在日本本土信仰中还能找到的印度教的影子,就是被认为会带来福气、财运的七尊神明——七福神。

他们分别是惠比寿、大黑天、毗沙门天、寿老人、福禄寿、辩才天、布袋。其中,大黑天、毗沙门天、辩才天传自印度。

日本本土信仰中的七福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本土信仰中的七福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黑天,在印度佛教又意译为大黑、大时、大黑神或大黑天神等,或者直接音译为摩诃迦罗、莫诃哥罗、玛哈嘎拉等名称。

日本传说大黑天是“慈眼视众生,福寿海无量”,可使用战术驱除厄神等五种邪气,使人平安而健壮的度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宗教神明“弁财天”源自印度教的辩才天,也叫辩才天女、吉祥天女,名字是萨罗斯瓦蒂,印度教创世者梵天的妻子。

日本俗称福德自在神,是七福神中唯一的女神。传说她精通音乐,是善于雄辩的天女,是印度最先尊崇的女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毗沙门天是印度神话传说中帝释天因陀罗的部下,四天王中的多闻天王。

随着印度教的传播,其影响发展到了南亚、东南亚、中东、欧洲和美洲等地区,但在东亚地区的影响较为有限。

与此相反,佛教在印度的发展是在公元前6世纪开始的。随着佛教的传播,它的影响逐渐扩大到了东亚和东南亚等地区。

佛教在公元4世纪传到朝鲜,佛教传入日本的时间,是在公元六世纪的古坟时代后期。

佛教传入日本以后,经过飞鸟、奈良和平安时代的初传,逐渐在社会上层扎下根来,并开始向民间渗透。平安时代,留学僧空海与最澄引进了唐朝的佛教。

佛教在日本的传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佛教在日本的传播

到进入13世纪镰仓时代之后形成许多带有民族特色的佛教宗派,标志着佛教日本化过程的基本结束。

经过千余年的本土化,日本成为了一个深受佛教熏陶的国家。

03汉传佛教对日本的影响

笔者在与日本前驻华大使宫本雄二会见时,曾经向宫本大使请教,汉传佛教对日本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日本社会各种各样的传统活动和习俗习惯都来自佛教或者神道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社会各种各样的传统活动和习俗习惯都来自佛教或者神道教

宫本大使表示,汉传佛教对日本的影响体现在日本的方方面面。

具体来说,佛教经历了与神道教的融合后,完成了佛教在日本的本土化,并逐渐成为日本社会的主流意识,对日本的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精神层面看,在日本文化与国家意识的形成过程中,以佛教和儒教为底色的中华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物质层面看,汉传佛教的传入也给日本带来了包括:寺院、佛像、佛教艺术品、书法、绘画等巨大的物质文化财产,这些都可以说是佛教对于日本的重要影响,而不仅限于宗教领域。

正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的岩手县平泉町中尊寺金色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的岩手县平泉町中尊寺金色堂

佛教是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和桥梁。佛教虽源自印度,但在长期的传播过程中已与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密切结合,形成北传汉语系的佛教和藏语系的佛教。

经过千年岁月交往的中日两国,大量相似的文化习俗成为两国关系抹不去的底色,这份底色中最大的公约数无疑就是汉传佛教。

正是有了这份文化共性,中日时代友好的心愿也就有了基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佛陀诞生地蓝毗尼,到悟道之处菩提伽耶、初转法轮圣地鹿野苑以及涅槃之地的拘尸那伽,佛一路东传,与多样化的亚洲文明生态共同构建了我们的亚洲文明,生生不息是佛陀的慈悲、怜悯和博爱。

本文为印度通原创作品,任何自媒体及个人均不可以以任何形式转载(包括注明出处),免费平台欲获得转载许可必须获得作者本人或者“印度通”平台授权。 任何将本文截取任何段落用于商业推广或者宣传的行径均为严重的侵权违法行为,均按侵权处理,追究法律责任。

>> 热文索引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