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广西,有你更精彩

广西北流,广西古代有几大名关,比如说镇南关,昆仑关等这些都是闻名中外的名关;永安关,莫邪关也曾名留青史。其实广西还有一座关,叫“鬼门关”。而相比较而言,“鬼门关”的名气则小多了。

很多人会说,“鬼门关”鼎鼎大名,谁人不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说一个人死里逃生之后,常常会说:“鬼门关里走了一遭。”

遇到危急事不敢前去,会说:“前面就是鬼门关,我可不想死。”

诸如此类。

可是,广西这座“鬼门关”可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它在北流和玉林之间,是两地的分界线。最开始的时候,称之为“阴阳道”,到了汉唐宋时期,称之为“桂门关”。

那为什么称其为“鬼门关”?

历史上的北流可以说是“粤桂通衢”,在古代,更是广西北上南下的要道。因为这里是古代通往钦、廉、雷、琼和交趾的交通冲要,它“双峰对峙,中成关门,其间不过30步。由于地处热带,亚热带潮湿环境。古时候这里瘴气滋生,蚊虫鼠蚁繁多。夜里被一团白雾笼罩,鸦雀悲鸣,甚是可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尤其在唐朝时期,岭南是荒蛮之地,很多被贬谪的官员都受不了岭南的气候,到了这里成为了极限,于是“死者迭相踵接。”就这样,“桂门关”就被讹传为“鬼门关”了。

而“鬼门关”一词第一次正式出现,是因为唐朝宰相李德裕(一说唐朝宰相杨炎 )。他在被贬谪海南时候经过这里,写下了一首《贬崖州》,其中一句写到:“崖州在何处,生度鬼门关。”

就连著名的大文豪苏轼,在贬谪儋州路上,都经过这里,并且吟诗一首《过鬼门关》:“自过鬼门关外天,命从人鲊瓮头船;北人坠泪南人笑,青嶂天梯问杜鹃。”他想到的是这辈子过去了就不能再生还北返了。

明代地理学家,“驴友鼻祖”徐霞客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由陆川经塘岸至北流考察,揭开了“桂门关”为什么称之为“鬼门关”的秘密,他在《徐霞客游记》中记道:“鬼门关在北流十里,颠崖遂谷,两峰相对,路经其中,谚所谓‘鬼门关,十人去,九不还’。言多瘴也。”

原来都是因为瘴气的缘故。

问题来了,为什么会有这个关? 绕过 它不行吗?

这就跟古代的交通有关了。在古代,出行交通以水运为主。在广西,灵渠是从中原入岭南的主要入口,然后由漓江下桂江,出西江,溯浔江而上,在藤县入北流江继续往南,上岸走一段路,入南流江,然后出海。所以在北流江和南流江之间的这一小段路是绕不开的,鬼门关就在这里!

这条交通路线,是延续几千年的出海通道。比如说秦汉时期的合浦为什么这么有名?都是因为这条大通道的作用!“鬼门关”出名也就正常了。

值得一提的是,大明洪武十七年(1385年),朱元璋曾派军队从南流江茂林镇到圭江北流镇开挖一条运河,全长13公里。但是只开挖了6公里左右就因为诸多原因停工了。如今这条运河遗址依然存在,被称为“茂北运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当时这条运河修通了,如今就没平陆运河什么事了!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里是广西,发现广西之美,感受广西之美!

我是威叔,用温暖的文字,讲述广西人文!谢谢阅读关注!

通过“点赞”给威记鼓励吧↘↘↘

看完点个分享给更多人再走,谢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