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倒置NiOx基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因其低温加工和优异的稳定性而展现出相当大的潜力,但由于固有的低载流子迁移率和丰富的表面缺陷,直接降低了整体器件填充因子,因此在埋地界面载流子转移方面面临挑战。

西北工业大学陈睿豪王洪强等人合理设计了1,3-二甲基-苯并咪唑-2-硫酮(NCS)分子,并证明了一种能够同时捕获NiOx和钙钛矿晶体化学连接剂,通过在埋藏界面形成Ni-S-Pb桥来显著促进载体转移。所构建的埋界面不仅减少了埋界面处的针孔和针状残留PbI 2 ,而且加深了NiOx的功函数和价带最大位置,导致NiOx与钙钛矿膜之间的VBM偏移较小。因此,调制后的PSCs达到了86.24%的高填充因子,这是目前已知的基于NiOx的倒置PSCs的最高填充因子。

NCS定制的PSCs和微型模组(有效面积为18 cm2)的冠军效率分别为25.05%和21.16%。在1700小时的持续照明下,未封装的器件在最大功率点仍保持90%以上的初始效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Yang Yang, Ruihao Chen, et. al,. Bilateral Chemical Linking at NiOx Buried Interface Enables Efficient and Stable Inverte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and Modules

10.1002/ange.202409689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nge.202409689

2024原创专栏推荐:

6.

学术交流QQ群

知光谷光伏器件学术QQ群:641345719

钙钛矿产教融合交流@知光谷(微信群):需添加编辑微信

为加强科研合作,我们为海内外科研人员专门开通了钙钛矿科创合作专业科研交流微信群。加微信群方式:添加编辑微信pvalley2024、pvalley2019,备注:姓名-单位-研究方向(无备注请恕不通过),由编辑审核后邀请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