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癌症患者为什么不想吃东西?

癌性厌食-恶病质也就是常说的肿瘤相关厌食-恶病质,是导致肿瘤晚期患者高病死率和生存期缩短的一个重要因素。癌症晚期约50%,终末期约80%发生恶病质,总体而言,实体瘤患者发病率较高,80%的晚期消化道癌症患者和60% 的晚期胃癌患者有相当程度的体重减轻。

癌性厌食属于中医“痞满”等范畴,其发病机制主要是七情失和、脾胃虚弱等原因导致肝、脾、胃功能的协调下遗传,以致中焦气机升降失常。祖国医学认为放、化疗是大热大毒之邪,其作用于人体使正气耗损,脾胃受损,气机升降失常,水湿停滞,痰饮滋生,脾失健运而不失饮食。

癌性厌食发生的机制为肿瘤原因所致的下丘脑内摄食调节中枢功能受损,以及大脑皮质特定区域食物刺激处理中枢功能受损。此外,肿瘤本身或其诱导机体释放的活性物质和某些细胞因子也可使病人发生厌食。

患者的文化程度、厌食症状困扰程度、负面情绪的影响等也会导致患者厌食症状的发生。情绪的变化可引起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变化,进而影响内环境的变化,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导致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导致神经性厌食。负面情绪影响消化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引起食欲不振、胀气、呃逆等其他消化道反应。

癌性厌食-恶病质以食欲下降、体重减轻和组织消耗为特征,伴有肌肉和脂肪组织减少,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癌性厌食-恶病质的临床表现有:体重明显减轻,术后并发症和死亡率均明显升高,化疗效果差;免疫功能下降,易感染。伤口愈合及化疗、放疗后的组织修复延迟,对药物的清除缓慢,毒性增加;胃肠功能下降,使原有的营养不良状况加重,形成恶性循环。

对肿瘤患者厌食-恶病质的姑息治疗主要是改善患者情绪,这需要帮助患者适应进食减少和进行性进食恶化的状况并使患者产生进食的满足感和愉快的心情。其中,改善患者食欲和体重增加是重要的治疗目标。

(创作不易,如果喜欢,请关注,谢谢支持;如果不喜欢,请评论,慢慢改进。尽量每日更新,在此给各位叩首拜谢!您的态度就是我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