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姜萍她就是个天才。到现在了,还质疑这点,那就有点非蠢即坏了。

尽管阿里巴巴预选赛是开卷,允许在网上查资料,也能用编程软件答题。但是,该考试也规定了“禁止与他人讨论、外传赛题以及其他一切形式的作弊行为”。

如果姜萍有作弊的嫌疑,那么在外面“指导”姜萍的肯定都是韦东奕这个级别的人物,但是这个人物为什么要牺牲自己的时间,用这么大的风险来帮助一个中专生呢?也别拿ChatGPT说事,那东西目前还达不到帮一个数学小白考到全球第12,力压中科院博士,各类高考状元,各类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金牌得主的地步。

福尔摩斯说:“当你排除一切不可能的情况,剩下的,不管多难以置信,那都是事实。”

可见,姜萍她就是个天才。毕竟我们国家人口基数大,出个姜萍也很正常。

我注意到姜萍只有17岁,这个就有点可怕了。同时也很紧迫,因为数学天才跟诗人类似,大部分天才数学家都是在极年轻的时候,也就是在30岁之前,就已经爆发出了她的才华,这个跟体能、精力、专注力有很大的关系。

我还注意到,姜萍具备用翻译软件和英语词典自学全英文教材《偏微分方程》的能力,可见出国的语言关问题不大。

所以,我建议国家留学基金委给立刻姜萍特批一笔资金,让她尽快出国,越快越好!走公派流程,这样姜萍学成归来的时候,才能更好地报效国家。如果让海外的名校提前特批下手,给姜萍全奖,到时候姜萍学成,就不好说了。

根据网上的信息,哈佛大学已经向姜萍抛去橄榄枝了。前哈佛肯院招生委员何亮表示,自己已经与哈佛校友会和本科面试官进行了沟通,他们都对姜萍的潜力表示认可,并愿意为她提供必要的帮助。

如果为真,那么我们的留学基金委更要及早下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免让人颓丧,都已经是21世纪第2个十年了,我们的教育系统,还是让一个数学天才流落到了中专的序列。事实上,数学天才通常在数学方面非常早熟。只要教师不瞎,不是大外行,基本都能注意到她与同龄人明显的区别之处。

但是还是让姜萍学了个裁缝。这不是对天才的扼杀是什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都有责任。

如今,天才已经出来了。但是国内这些所谓的名校,却一显扭扭捏捏之态,就是不愿意开个爽口,把姜萍破格录取了。

我想,所顾虑的无非也就是专业不对口嘛,你一个学裁缝的,怎么能来学数学呢,除非先参加同等学力的考试嘛!有没有在核心期刊发表过论文啊?

不拘一格降人才,可我们看到的却全是格!

当年陈丹青正是因为忍受不了清华美院充满约束的教育,所以才愤然离职的。他要招的就是偏科生,会画画就行了,但是招生办却不断因为学生政治、英语不过关,把真正有才能的学生挡在门外。

而进来的,都是看似啥都会,但是啥也不精的“全才”,诗书礼乐易春秋,门门过关,但也门门不感兴趣,就是为了混个毕业证,当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样的教育模式,也把姜萍这样的天才挡在门外。

姜萍梦想的大学浙江大学用了一种公事公办的姿态,给她点了个赞。同济大学,则顺手宣传了一把同济《高等数学》第七版。

常熟理工学院倒是给了一个“建设性意见”,让姜萍现在这里的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打好扎实的本科基础”,然后硕士再去浙大。我看了就觉得好笑,心想常熟理工有配得上去教姜萍的老师吗?姜萍自己去常熟理工办个数学系还差不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看,也别浙大了。

浙大都这样公事公办了,姜萍最好的出路就是出国,选择国外知名大学的数学系深造。

毕竟丘成桐也说了,中国数学还不如美国20世纪40年代水平。

姜萍已经17了,如果再在常熟理工学四年服装打基础,那点仅有的数学天才,恐怕也要被耽误了,那就真的泯然众人了。

姜萍让我想起印度数学天才拉马努金。

马努金也是典型的重度偏科生。他就因为文科太差而被迫退学,拿不到毕业证。

22岁的拉马努金被迫结婚,为了养家,他到马德拉斯港务局工作,干起了会计。但是还是放不下数学,在《印度数学会杂志》上发表论文。

当时,拉马努金还还不很确信自己到底是不是个数学天才,他可能都没想过这个问题,当时他可能一度怀疑自己只是个民科,只是个数学爱好者。

抱着试试看的想法,拉马努金给剑桥大学数学系教授哈代写信:

“尊敬的先生,谨自我介绍如下:我是马德拉斯港务信托会计科的一个职员……我没有受过大学教育,不过受过普通教育。离开学校后我用余下的时间念数学。我对于一些一般发散级数做了特别的观察,本地的数学家说我的结果是‘惊人的’……如果您认为这些内容是有价值的话,请您发表它们……”

在哈代的指引之下,拉马努金的数学才能进入了快车道。生前,他一共发现了3900个数学公式和命题,包括以后用来解释黑洞的黑洞函数。

姜萍就是我们的拉马努金。